8月11日,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宋宁宁教授主持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绿色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项目中期推进会在学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其荣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庆杰出席会议。
沈其荣院士指出,该项目对推动山东省农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意义,建议团队进一步深化技术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完整技术体系,推动核心技术标准化、体系化建设,着力总结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持续扩大项目成果示范应用范围。希望项目组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对接省市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孙庆杰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概况。他指出,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行业领域对我校在农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方面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希望与会专家对学校发展、项目实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会上,项目负责人宋宁宁教授从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经费执行情况及后续工作计划等方面作详细汇报。该项目紧扣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重点突破绿色低碳农业核心技术瓶颈,系统集成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并在示范区域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广,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一致认为,项目精准聚焦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瓶颈,通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设备创制、模式集成及示范推广等环节开展系统性攻关,阶段性成果丰硕,圆满完成中期目标任务。同时,专家们围绕关键技术优化升级、成果转化落地路径及长效机制建设等核心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项目后续推进指明方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 “绿色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于2024年立项,由青岛汇君环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主要针对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展攻关,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重点打造“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生态振兴科技示范样板。项目团队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协调各合作单位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科研优势,强化协同攻关,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