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19日在青岛农大举行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农业微生物种质创新与高效利用研究”汇报会上了解到,由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主持的该研究课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汇报会由李宝笃主持,副校长戴洪义出席会议。
汇报会上,课题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就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据介绍,截至目前,课题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以菌株活力为基础的食用菌评价体系,选育出了多个性状优良的大球盖菇、褐色蘑菇、灰树花等食用、药用真菌新品种,筛选出一批高效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细菌和线虫,建立了兽医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应用开发了生物菌肥等制剂。
“农业微生物种质创新与高效利用研究”于2008年下达,课题设三个子课题,分别是我校李宝笃校长主持的“生物农药微生物种质创新与高效利用研究”,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宫志远研究员主持的“食用菌研究”和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单虎教授主持的“生物菌肥用微生物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利用研究”。
“生物农药微生物种质创新与高效利用研究”主要是筛选能够用于评价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病原菌菌株,筛选植病生防菌,分离并纯化有制备生物农药发展前景的有益微生物菌株,制定新的种质评价标准。“食用菌研究”主要是扩大种质资源库,建立以菌株活力为基础的菌种评价体系;研究食用菌及其近源种的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分析方法,利用传统育种技术和高新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对食用菌新品种进行选育;进行新菌株配方优化及无公害高效栽培研究,研究制定配套栽培技术。“生物菌肥用微生物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利用研究”主要是筛选培育用于粪便除臭、土壤微生物改良、酶促农药分解、生物固氮、解钾生物肥料等优良菌种,并研究制定不同菌种的保存方法,初步建立动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