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中国青年网:还我清澈——青岛农大“护水一方”实践队走进德州

时间:2014-08-0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2日电(通讯员 李奥林)近日,在德州市石油化工厂周围的居民区附近,有一支队伍在热心的向居民了解水资源污染情况,这支队伍是来自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的“绿之益•护水一方”实践队。

7月21日,实践队员奔赴德州市。他们秉承着“爱水•护水”的理念,针对石油化工厂附近居民的水资源保护关注度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于生活用水排放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实践队员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调查由于使用农药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的情况,将“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理念传播开来。

实践之因:让“爱水护水”观念深入人心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关乎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如何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而且保护水资源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位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所以我们想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实践队队长王晨讲。

据了解,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将会深入到居民社区中,针对社区居民生活用水处理的方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解居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实践之初:心生胆怯不退却

实践队首次进行实践活动的地点恰好处于城乡结合部,有一部分居民依然务农,还有一些居民外出打工,在水资源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面对来往匆匆的众人,队员们都心生胆怯,此次实践调查是7名队员大学来走出校门的“第一战”。

“在学校里,都是学生和老师,从未和陌生的人有过多的交际,心里没有底!”王晨讲,“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这将是巨大的成长。”

实践队员在社区内分成两个小队,一个小队登门采访,逐门逐户的敲门,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另一个小队在社区周围的街市向行人进行问卷调查。随着实践的深入,实践队员适时将调查范围扩大,对社区周围的乡村也展开宣传调查,并走进村子里的农药代销店,向店主询问是否会提醒村民农药的废弃物不能随便乱扔等问题。

“每当我们叩开门扉,我们都面带微笑将学生证给居民看,并将来意说给每位接受采访的居民,或许是真诚感动了他们吧,我们的实践活动进行的很顺利。炎炎夏日,真感谢叔叔阿姨们配合我们工作。”实践队员高萌萌讲。

实践之悟:节约是另一种保护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众多居民都发表了自己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感想。这让实践队员感悟良多。

邹李社区有位姓高的阿姨,对实践队员很关心,她经常为实践队员送水。她曾告诉队员说说:“节约水资源问题大家并不陌生,电视里的广告每天都播,可是真正改变它却很难,对于老百姓来说,平时将淘米的水浇花,从各种细节上节水也算是一种爱水护水的方式啊!”

实践之风:点滴从我做起,改变我能改变的

实践活动共进行了7天。实践队员们走街串巷,向居民分发“爱水•护水”宣传单页和调查问卷,并对社区周围的河流进行取样。在取样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在河流的附近有很多的垃圾,水面上还漂浮着许多农药的空瓶。这让队员们很惊讶。

“邹李社区后面有条小河,是用来灌溉庄稼的,可是河水却是浑浊的,周围有一些农药瓶,以及生活垃圾,这不仅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健康,还对土壤问题有了一定的威胁。”实践队成员韩金华讲,“人口不断增长,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各地用水量不断增多,人为造成的水污染会加剧这一状况,所以只有将爱水护水意识深入人心,才可在保护水资源的问题上取得巨大进展。”

“我们知道自己力量很小,但是我相信从点滴做起,改变我能改变,例如将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都能为水源起到保护作用!”王晨认真的说。

7月29日,实践活动正式结束了。队员们带着他们的实践成果和心灵收获踏上了归途。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爱水•护水”的旗帜仍在飘扬!

作者:李奥林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