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粉(笔)末”登场的大学老师到今天折腾能“造”的“青岛十佳创客明星”,这样的变身,笑起来还有点羞涩的她之前从没想过,但回忆起来也绝非偶然。
2008年,作为青岛农业大学的一名园林规划设计教师,李彦华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专业独特的“市场需求”。当时,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地建设起来,与这种热闹相伴随的是投资者对园区科学规划的“摸不着头脑”。
“现代农业生态园,绝不是简单建好园子往里种植就行了,而是必须在园区建设之初就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瞄准市场需求后,李彦华和其他老师一起创建了“青岛天绘农大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设计农业园区,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态农业这些产业领域热得烫手的新词汇。时间长了,这些概念就在李彦华的大脑里生了根。“我没事就想怎么把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和我的景观设计联系起来,把园区搬到家里,营建集观赏、采摘、食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智能型阳台园艺模式。”
作为观赏园艺专业的博士,李彦华知道,园艺的概念远不仅限于观赏。“我期待的阳台,不仅是一个观赏的花园,而是‘田园’。”
阳台田园?对!李彦华的二次创业像“二踢脚”一样,在原有基础上再次炸开了花。
创新不止于此,李彦华还有更大胆的想法。阳台可以垂直栽植,但毕竟空间较小,那为什么客厅、餐厅不可以呢?从墙上摘下香菜,清洗一下就可以变成美味。从墙上剪下韭菜,就能做出新鲜的饺子!
作为一位成功实现两次创业的大学女教师,李彦华觉得,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最难的就是敢于摒弃教师的思维桎梏,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出新型商业模式,将研究成果和设想推向社会,从而打开市场大门。“谁不想把自己论文上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呢?这个美好的夙愿,正是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提供了最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