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财经日报:青农大培育合作社人才“正规军”

时间:2009-03-19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青农大培育合作社人才“正规军” 
合作社专业课程班举行开学典礼 94名学员成为首批合作社高级人才


  本报讯(记者 秦存禧 实习记者 徐倩倩) 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获悉,3月16日,我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教学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首期合作社专业课程班举行了开学典礼。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开设合作社专业,所以,该班94名同学将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中第一批学习了合作社专业课程的本科生,这标志着该94名同学将成为首批合作社人才“正规军”。

   合作社发展亟需专业人才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副司长赵铁桥在开学典礼上说,合作社事业是具有光明前途的事业,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就是要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选择的路径就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制度是破解现代农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于风华在开学典礼上说,合作社能够解决政府包不了、政策管不了、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情,合作社还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据测算,山东省合作社成员农民比非成员农民收入高20~30%。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合作社学院院长李宝笃说,“三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而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强有力的保证。历史和现实证明:合作社是推动世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载体。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执行院长李中华告诉记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关键是人才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发展之路立刻就能豁然开朗起来。为了加快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青岛农业大学于2008年3月16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合作社学院,填补了我国合作社高等教育空白。

  李宝笃说,合作社学院成立一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为山东、贵州、内蒙古、湖北、湖南等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代表等达一万余人次。 

  灵活形式培养专门人才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方面还没有设置合作社专业,而社会又亟需合作社高级专门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学院开办了首期合作社专业课程班,从2005级毕业生里面选拔各个专业的学生。李中华告诉记者,本专业方向课程班秉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中国国情的方针,坚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为培养目标,强调在学生原专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加修合作社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各级政府相关指导部门、合作社、涉农相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实用人才。教学方式上也不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讲座授课、观看录像、案例分析、交流座谈、沙盘推演、实地调研与实习等多种方式,掌握合作社创办、运行、管理、监管、指导和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合作社实践能力。

  据悉,为不增加学生负担,该课程班还免收学生学费,学生只需交纳少量的教材费即可正常学习。课程班结束后,完成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青岛农业大学颁发学生所学原专业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以及合作社专业方向课程结业证书。符合条件者还可以获得由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金色证书”及日本农协颁发的合作经济师培训结业证书。

作者:记者 秦存禧 实习记者 徐倩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