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晚报:进了大学门,先当“马倌”学“相马”

时间:2012-09-01 来源:青岛晚报

进了大学门,先当“马倌”学“相马”

青岛农业大学开设国内首个“马专业”首批学生从喂马遛马开始学起

马耳朵下垂代表什么样的情绪?马嘶鸣传达的又是怎样的信息?如何从马的毛色看出它是否健康?这些普通人看似奇怪的问题,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却出现在了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马科学方向的课堂上。作为国内首批“马专业”的大学生,这个学期50余名大学生终于迎来他们期盼已久的“马课程”,经过4年2400多个课时的学习,他们将成为科班出身的“马语者”“相马师”和“马医生”。□记者 王晓雨 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

进大学门先当“马倌”

“真正的专业课才开始了一周的时间,但学生们都已经有了去俱乐部实习的经验。”班主任潘庆杰教授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从去年9月份马科学专业方向开设以来,50余名大学生跟马的接触就没断过。 “现在我们俱乐部还有12名农大学生呢。 ”青岛凤凰马术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寒假、暑假和周末,都能见到青农大学生的影子,作为马科学方向的实践基地,学生们从清洁马房、给马刷毛、喂马、遛马开始,在熟悉马、伺候马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相马师”的各项经验。

经过一年的动物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后,从8月19日新学期开学,首批“马学生”才真正在课堂上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 “马的繁殖技术、马房管理、马文化、马疫病学,都是我们这个学期刚开始的课程。”潘庆杰介绍,明年春天这50余名大学生,还将迎来马普通病学、马术基础、现代养马学、马的调教与护理等课程。

请国内“马专家”来上课

为了要培养这50多名未来的“马语者”“相马师”和“马医生”,让学生们在马匹生产、马营养、马兽医、马术等方面独当一面,学校在师资方面下起了大工夫,不仅让动物科技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潘庆杰亲自上阵,给一批大一大二的“小毛孩”做起了班主任,更向全国各高校的相关专家和教授“发请柬”,邀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等一票“大牌”老师,定期来给学生们上专业课。

用“世界级宝马”当教具

“部分课程我们可以聘请高校老师来解决,但到了驯马、马房管理和马术方面,高校界却无人能教。”集齐了全国最顶尖的“马专家讲师团”,潘庆杰还觉得不够,他还得给学生们找好一线的“马师傅”。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凤凰马术俱乐部主动伸出了橄榄枝,不仅拿出40多匹“世界级宝马”供学生学习,连20亩的专业跑马场也成了“露天教室”,甚至还派出拿全国比赛前三的骑士和教练,手把手教学生。

岛城将出国内首批“马课本”

“专讲马的教材,现在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们上了一周课,得靠老师们自己组织材料写教案。”设立了专门的马科学专业方向,但一直没有足够的教材,这可愁坏了潘庆杰和老师们。据了解,除去农大动科专业马科学方向孙玉江老师曾经参与编写过的一本《马生产管理学》,现在高校界还没有第二本相关的教材。

“除了使用基础教材里的相关内容外,老师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准备讲案。 ”为了解决教材的问题,两天前青农大特别邀请全国的马术专家们,召开了专业教材规范建设研讨会,致力于打造国内首批“马课本”。 “现在已经确定的就是《马科学概论》,预计明年就可以完成。 ”潘庆杰告诉记者,由专业老师牵头,再联合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一共十六七个人将一起参与教材编写,他希望能通过在课堂上的摸索和实践,让这本教材不断地完善。

作者:记者 王晓雨 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