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啥肥查手机点一点就知道
农大“电子农夫”平台惠及十万农户
地里的冬小麦已经播下种,该施什么肥料,每种肥料需要多少,这些看似专业的问题,现在只要手指点一点,就能轻松解决。青岛农业大学李言照教授带领课题组完成的 “网络化村级地块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于上周末顺利通过验收。
背景20万农户争夺7个技术员
说起整个平台的设计初衷,课题负责人熊凯告诉记者,其实这来自于乡村技术人员的一次“吐苦水”。随着农户们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数量有限的技术人员已难以应对。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大体的估算,以莱西市56万亩农田、30个农业技术人员来计算,按照每天跑一户的速度来算,技术人员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轮完一圈。 ”
“我们整个工作站一共7个人,每年至少有200天的时间是在田间地头奔走。”作为“电子农夫”平台设计方之一,莱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耿志军对于乡村技术人员的短缺深有感触,他们工作站覆盖20多万个农户,却仅有7个技术人员。现在乡亲们的科技意识都提上来了,经常打电话预约,可是技术员实在是忙不过来。
便捷肥料施多少手机短信就能查
农户们的迫切需求和乡村技术人员的短缺,让课题组产生了打造一个懂门道、会技术的“电子农夫”的念头。
“我们的整个系统就像是Google地图,老百姓点开网页后,按照省—市—乡—村—地块的顺序,就可以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的地。 ”在课题组的网页上,记者也顺利进入了系统,让人惊讶的是,系统上可以轻松找到整个莱西市每一块果园、旱地甚至坑塘水面的位置,按照熊凯的介绍,选定自己的地块后,只要给出自己要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目标产量、化肥品种,系统就能给出清晰的施肥量。 “考虑到电脑在农村的普及问题,我们还设计了智能手机、触摸屏、短信多种方式。 ”更让农户们欣喜的是,只要发送一条短信,肥料信息就会传到自己的手机上。
突破“电子农夫”覆盖田间地头
为了设计出一款最适合农民们使用的“电子农夫”平台,在李言照教授的带领下,10人课题组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据了解,莱西市作为国家农业部确定的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市,现在已经被“电子农夫”全部覆盖,从2011年在莱西开始实际应用指导以来,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40万亩,指导了102347家农户。 “从去年开始,在几个化肥供销点、农资站,我们还给安上了触摸屏,不用鼠标,手指一划拉就行了。 ”莱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耿志军告诉记者。
(青岛晚报 10月2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