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达人”王伦世: 微信圈里传播农业新技术
王伦世,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普通农民、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青岛市农业科技110服务专家、平度市高级专家协会专家,更是一个微信好友达2000多人的农业科技“达人”。
“现在种地的农民以45岁居多,太需要农技知识了。这几年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平度为例,原本以种粮为主,现在不少农民以种植蔬菜为主。2010年前后,沿大沽河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也就几百个,现在不夸张地说,成千上万个。种植结构发生改变,自然也会引起生产方式改变。原来是粗放式的,现在的田间管理讲究标准、讲究精细。”49岁的王伦世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农业新技术,现在更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农业 “土专家”,甚至还应邀到聊城、临沂、日照等地讲课。
由于经常出去讲课,王伦世配备了一整套电子设备。在他的工作室里,投影仪、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一个都不少。他还学会了做PPT,外出讲课,随身就带着一个U盘。王伦世的微信朋友圈有2000多位好友,还有几个微信群,都是种蔬菜和经营农药种子的。“我微信上最多的就是农民朋友。他们发微信咨询,特别方便。当然,也有北京、青岛等地专家。前几天,一农民朋友给我发来一张图片,我也搞不清楚他的蔬菜到底犯了什么病。我接着把这张图片转给北京农科院专家,很快得到反馈。那位农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王伦世说,他喜欢用像素高的智能手机,拍蔬菜能看清楚病害,上网快,现代化的信息咨询,当然要靠高科技。
在王伦世农技服务工作室网站上,种植技术动态、蔬菜栽培与植保等信息十分接地气。入秋防治大葱“烂脖子”、西红柿黄头有什么原因、大白菜嫩叶黄边怎么回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农业技术、植保知识和盘端给了农民。“最近,青岛农大的老师准备帮我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叫‘伦世农技服务’。再过几天,就开始上线了。有了这个公众号,服务农民将更加方便。”
以前,王伦世种了3个大棚,效益都很好,如今只剩下一个。问他为什么?他说:“主要是平时太忙,一方面要上学、讲课做指导,没有更多精力去管理大棚;另一方面,与种地相比,我觉得自己的职责是把技术传授给农民。不论什么出身、什么文化层次,坚持学习才更重要。去年,我还报名参加青岛电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班的学习,过几天就要考一门功课了。”
《青岛日报》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