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媒体聚焦】聚焦乡村,看见中国:农大师生开展黄河流域耕读文化大调研

时间:2023-05-13

 【大众网青岛】“耕读”作为乡土中国的生活图景与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文明植根的文化沃土。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由青岛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动漫与传媒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乡村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乡村文化大调研暨第二届“数字乡村创意创作创业大赛”在2022年12月12日启动。大赛以“聚焦乡村,看见中国,以科研与创作关照乡村振兴!”为宗旨,聚焦黄河流域耕读文化展开广泛调研。大赛一经启动,学生踊跃报名,截至2023年2月26日,共157支校内外团队参赛,总人数近800人,调研地区以山东省为主,辐射河南、山西等其他六省市。大赛组委会先后组织了调研方法培训、调研中期分享沙龙等活动,帮助参赛队伍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克服调查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大赛历时四个月,参赛团队通过科学研究、实地调研、艺术创作等形式,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了解乡情民情,传播黄河耕读文化,展现新时代涉农高校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大赛作品包括调研报告与纪录片两大类。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依据评分细则认真评审,从主题与内容、思路与方法、规范与创新等维度进行打分,近日,最终评选出85件获奖作品,其中纪录片类19件、调查报告类66件。一批着眼于非遗文化、新农村新农人、古村落等调研主题的作品在大赛中涌现出来,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渠道等层面对主旋律视听表达多样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大赛获奖团队之一“传承黄河耕读文化,赓续齐鲁非遗华章”实践调研团,奔赴黄河流域潍坊、滨州、菏泽、东营、烟台、青岛、聊城、日照、济宁、泰安、济南等11地市进行田野调查。对政府、文化公司、当地居民、游客等耕读相关人员进行深度一对一访谈95次,收集有效问卷2173份。定量定性结合研究,对不同类型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取指标构建耕读文化数字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个人了解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设计,运用统计应用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假设验证,总结整理形成十万余字调研报告。

团队综合调研结果发现,耕读文化仍存在着资源流失、开发不足,耕读教育资源丰富但耕读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社会痛点。为明确新时代耕读文化发展方向,调研团队从宏观角度与大学生视角提出建立耕读文化数字资源库、因材施教建立系统化教育体系、多元主体合作、借助数字技术支持构建黄河流域耕读教育传播矩阵、拓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期为黄河流域耕读文化数字化活化与教育应用提供新思路。

同时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以技术赋能文化振兴,设计制作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字海报、文创和人物插画8套,拍摄制作非遗文化系列纪录片8集、短视频22个。搭建多媒体宣传矩阵,覆盖抖音、微博、中国青年网、今日头条等 15 家媒体平台。与地方区委、乡村振兴志愿者协会合作,开设“耕读文化小课堂”和研学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培养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全球文化视野、善于生存、生命丰实、富于创新的知农爱农新时代中国青年,最终让耕读文化“枯木逢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赛负责人高欣峰老师表示:返乡调研不仅是我们对故乡的回望,更是用专业的视角、科学的方法对故乡的审视,我们的调研成果也将成为记录故乡变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聚焦乡村,看见中国。探寻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式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俯瞰,而是来自基层乡土社会的观察。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对新时代重拾耕读教育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有效衔接,助力学生树立“知行合一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农大师生矢志“三农”、甘于奉献、扎根基层的实践观,进一步砥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以自我的成长成才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关链接:http://qingdao.dzwww.com/qingdaonews/202305/t20230511_11908856.htm

【海报新闻】相关链接:https://hb.dzwww.com/p/p5jSXE31WG5.html

编辑:刘琨 薛寿鹏 姜妍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