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早报:克隆牛专家讲述情感故事

时间:2005-03-07 来源:青岛早报

为了牛妈妈与儿成陌路 克隆牛专家讲述情感故事

青岛新闻网  2005-03-05 03:00:01 青岛早报 

董雅娟(左一)在领奖台上

说起克隆牛“康康”和“双双”市民都熟悉,为此被誉为“牛妈妈”的莱阳农学院青岛科技园董雅娟教授,曾有着难言的苦楚———因为把精力和感情过多地用在了克隆牛身上,导致与儿子成了“陌生人”。昨日下午,荣获青岛10家“学习型家庭标兵户”的董雅娟,向记者讲述了她家的故事。 

    与儿子出现感情危机 

    董雅娟和丈夫柏学进,为了攻破克隆牛科研课题,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胚胎移植。1996年12月,她受国家外国专家局委派,前往日本学习克隆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 

    此后,董雅娟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克隆牛实验上。直到2001年11月3日和6日,克隆牛“康康”和“双双”在莱阳农学院诞生,她和丈夫分别被人尊称为“牛妈妈”和“牛爸爸”。此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儿子柏金廷留下了“感情危机”。 

    留学回来儿子变生 

    “儿子,我回来了!”2003年3月的一天晚上,董雅娟留学归来,兴冲冲地进了家门,她本以为14岁的儿子会飞奔到她的怀中,但儿子却冷冰冰地打了个招呼便把自己反锁进房间。“当时,我的眼泪涮地涌了出来。我知道,儿子已经与我有了隔阂。”董雅娟说。 

    “儿子突然牵住我手” 

    怎么办?董雅娟在寻找机会设法解开与儿子结下的“心灵疙瘩”。 

    机会终于来了,2003年暑假,董雅娟应邀前往宁波做学术报告,便与丈夫商定开车拉着儿子一起旅游。途中,他们一家三口,先后游览了当地的名胜风景区。每到一处,董雅娟都结合所见所闻,给儿子讲解中外名人趣事,并且深入浅出地讲解国际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话题,她发现儿子听得挺着迷。“在回家途中,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董雅娟回忆说,“当我们一家三口在闹市横穿马路时,儿子突然牵住了我的手……” 

    董雅娟说,如今儿子已经16岁了,将于今年夏天考高中,平时学习很有自觉性,对父母都很孝顺。每当她与丈夫在家里讨论声音悄大一些时,儿子把小手放在爸爸、妈妈的嘴上,示意双方“休战”。 

    家长当心“爱的伤害” 

    董雅娟在教子方面的感悟是: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最关心的是孩子吃好、穿好、学习好,并且过多地提醒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其实这样待孩子已经出现了“爱的伤害”,只不过难以察觉罢了。她说,与孩子交流感情,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他(她)平等的位置上,才能真正拉近心灵上的距离。

记者潘修雷摄影报道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