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今晨6点10月5日头版:我国首例克隆牛将生“蓓蓓”

时间:2003-10-05 来源:今晨6点



  晨报讯(记者赵文冰赵磊)3日,记者喜闻莱阳农学院又将有世界首例玻璃化冷冻的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犊牛“蓓蓓”将要诞生,于是连夜赶到该校,亲眼看“蓓蓓”诞生。
  即将出生的“蓓蓓”是我国首例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后代,是她们经过超数排卵后,选用良种公牛的精液授精,培育出符合国际胚胎移植标准的可用胚胎,经过玻璃化冷冻处理,移植到“梨花”的子宫里的。如果成活的话,在世界上将是首例,也是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
  4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蓓蓓”母亲“梨花”的“家”———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在实验场记者见到了正在阳光中散步的“梨花”。这是一头整体黑色带有白花的中国黑白花奶牛,现在600多千克。虽然这是“梨花”的第一次生产,但是它一点也不慌张,正不慌不忙散步,完全不顾牛栏外一层层包围的人群。
  随后饲养员开始给“梨花”喂食,现在它的饮食情况还和以前一样,每天2千克营养丰富的全价料。在吃了一会后,它又在牛栏里开始活动起来。“活动了好啊!”“康康”和“双双”降生时被称为“牛爸爸”,现在已经变成“牛爷爷”的柏学进教授告诉记者。“现在它已经有了明显产前征兆:臀部韧带和尾根已经明显松弛,乳房肿胀也十分明显”,柏学进教授一边充满慈爱地摸着“梨花”的肚子一边告诉记者:“你看,现在胎动都十分明显了。”随后记者看到“梨花”的肚皮在不断地变化起伏。
  当日晚7点,记者再次前来看望即将临产的“梨花”。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它躺在露天的牛栏里不大愿意动。“今天晚上不知道怎么样,不过看这样子,临产的情况还是很可能发生的。”柏学进教授告诉记者,“它是今年1月2日移植的,到现在已经279天了,按照正常的规律,它是该生产了。”为了能让“梨花”顺利生产,饲养员小任最近的5夜也是几乎没有休息,每隔2个小时他就要起来看看,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随后记者又来到“产房”,这是一块近30平方米的空地,地上已经铺好了消过毒的黑胶皮,“产房”的一边已经摆好了生产用的器械,甚至连万一难产时手术用的无影灯等都准备好了。

作者:赵文冰 赵磊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