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2日,青岛农业大学举行校园招聘会,来自山东、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省市的6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6600多个岗位。600多家用人单位中,不少是农大的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后回母校招兵买马。而在万余个岗位中,涉农岗位超过半数,平均1人有3个岗位可选择。但在应聘时,男生比女生“吃香”。
校友会 优秀校友回母校招兵买马
1日上午8点30分,青岛农业大学文体馆内,不等企业悉数到场,各展位前已是人山人海。毕业生们手持简历和各种证书,不停地抬头寻找合适的企业和岗位。
参与这次招聘会的企业有600多家,来自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13个省市,共提供16600多个岗位。“来招聘的企业,有不少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创建,我看看今天能不能有幸应聘上。”动科专业大四学生小刘说。
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招兵买马的还真不少。据农大招生就业处于宁老师介绍,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亚太中慧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苏贝尔作物营养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都是农大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于宁说,山东新希望六合集团的常务董事长张效成就是农大校友。该企业还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校友代表公司回母校招聘。尹春庆是河北爱益农饲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2日,他和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回母校招聘。“一说是师兄,很多大四的学弟学妹就觉得很亲切,就会问我有关薪酬、福利待遇、公司发展空间等问题。”尹春庆说。
涉农岗 男生比女生“吃香”
作为农业院校,农大万余个岗位中,半数以上涉农。青岛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董玉河介绍,今年传统农科的岗位供求比为3:1以上,其中农学、植保、动医、动科、水产养殖、兽医的岗位需求比超过了5: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有3至5个岗位,所以他们的选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董玉河说。
尽管涉农岗位有充足供应,但在男生和女生中却出现了两极分化。“我们班不少男生有两三个公司抢着要,但女生就不好找了。”园林专业大四学生刘阳(化名)有些迷茫。刘阳说,10月至今,她向5家公司投了简历,但最后都被男生比下去了。
“因为我学的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方向),所以经常要外出。用人单位就说男生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对于农科类男女生找工作的“差别对待”,另外一名大四女生也深有体会。
招聘方 注重毕业生实习经验
招聘会上,简历是连接招聘方和应聘方的第一座桥梁。1日,记者采访多家用人单位得知,学生递交上来的简历上,招聘方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各种社团和校外实习经验。
“在学生比较适合这份工作的前提下,实习经验较多或者在学校担任干部,多次组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我会优先考虑。”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王宏年认为,实习经验较多的学生,在走出校园前对自己的专业会有初步认识,社会适应能力也更强。
招聘会现场有较多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回答应聘方问题或者提问时,表现得相对淡定,也能说到重点。
“现在很多学生的简历都有好几张,而且还附着一封自荐信,自荐信都是一些大而空的话,发给哪个单位都是一样的。我不建议学生这样做。”山东阳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安风说,作为应聘方,他也认为学生在简历上应该把实习经验作为重点予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