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报业网讯 9月20日,“百名博士潍坊行”在潍坊金宝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随后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博士开始潍坊之行,到我市的相关企业去实地考察,为其排忧解难,并提供合作项目,助推企业发展,这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和争抢。
企业向博士“借脑”
“以出卖资源的形式经营膨润土,太浪费了,这种粗加工方式销售,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越来越得不偿失……”位于坊子区的潍坊华潍膨润土有限公司老总王松之介绍说,说起主动到“百名博士潍坊行”现场请专家把脉的事儿,他深有感触,“因此,我要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由粗加工转型为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膨润土是一种独有的资源,主要应用于铸造、球团、钻井、定向穿越施工以及医药等诸多方面。在美国等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它的用途达到了300多种,而在我们国家仅有100余种,应用范围的宽窄主要受技术方面的限制。”说起膨润土的应用,王松之分析透彻,“粗加工的膨润土每吨价格仅在100元左右,但是如果深加工后,用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方面,每吨的价格将达到令人咋舌的1000多元一吨,价格上涨了十倍……”
一方面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另一方面精加工的光明前景,让王松之思考了很多。近几年,他逐渐将重点放在了增效膨润土以及有机膨润土等精加工领域,并且摸索出了几种附加值高的膨润土产品,初步尝到了甜头,其中增效膨润土还改变了许多工程一直使用进口膨润土的惯例。
这几天,我市举行“百名博士潍坊行”的消息,令王松之很受鼓舞。9月20日“百名博士潍坊行”活动当天,王松之放下手头的工作,专程来到金宝国际会展中心,寻求与专家们合作。青岛科技大学的初永宝教授、李再峰博士等相关课题专家的展位,他均一一登门求教,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我要借用博士的知识助推企业发展!”王松之如是说。
牵线搭桥攻难题
9月20日下午,参加“百名博士潍坊行”的中科院博士宋月鹏来到位于坊子区的山东荣泰电炉制造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当他发现公司所需技术问题与自己的专业不太相符时,他立即为公司引荐了自己的导师,并积极与导师联系定于20天后到公司接口洽谈。想到难题将被解决,公司领导非常高兴:政府组织的这次博士潍坊行活动,对他们急需技术的企业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及时。 说起“百名博士潍坊行”活动,荣泰公司在去年就已受益匪浅。去年鲁台会期间,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电源专家朱锦红博士来到荣泰公司考察,在车间里他听技术人员说起一种名为断合器的开关无法正常使用,朱教授二话没说就忙活起来,一个多小时后,这个困扰企业多时的技术难题被解决,这让企业领导真正认识到了高科技的力量。
今年,荣泰电炉公司在生产中遇到了两个难题,一个是产品接入电网后的“泄波污染”问题,另一个则是生产中可控硅电源的串联协震问题。存在前一个问题的产品,产生的“泄波”将会污染到公共电网,严重时将会影响很多精密用电设备的使用;后一个问题将牵扯到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这两个问题一个事关产品销售,一个事关产品生产,是左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去年博士带来的高科技令企业尝到了甜头,今年百名博士潍坊行再度举行,公司早就跃跃欲试,准备请几位博士前来排忧解难。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早就看好的专家却因故未能前来,但他们还是请到了中科院的宋月鹏教授到公司内洽谈对接。宋月鹏教授又向公司介绍了他在北京的一位相关课题的导师。“这个导师是业内的权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
科研攻关不再愁
百名博士集体来潍坊,带来了最新科研成果和项目,我市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积极参与对接洽谈。 潍坊春源昆虫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长春就是受益者之一。这次博士行,李长春与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朴美子博士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意向。李长春长期从事地鳖的养殖和加工,地鳖不仅是一味中药材,而且是一种纯天然、高营养的绿色有机食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李长春一直希望,利用生物技术从地鳖中提取有效成分,进一步深加工,研制出食品和化妆品。可技术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朴美子博士兼任中韩食品生物研究所所长,在食品科学方面有独到研究,对李长春的生物食品研究,正好可以提供科研帮助。
李长春说,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往往苦于智力欠缺,为了寻求科研帮助,企业往往到处寻找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或跑各大院校,或跑科研院所,可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有时候跑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政府组织博士行,把身怀绝技的高端人才送到了家门口,省去企业奔波,可帮大忙了。(记者 李中伟 毛德春 冯媛媛 通讯员 李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