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快速转型,道德问题研究已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引起学界对道德现状及发展态势的反思,而且引起社会各界对理想信念与执政安全的担忧。从理论上科学合理地对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对道德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对道德建设的基本实践进行引导,是道德问题研究的一项迫切任务。任国忠、仲爱萍、柴鲁静、张立艳撰著的《新时期道德建设基本问题学习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从追问道德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入手,研究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境界、道德良心等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在对道德建设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深入研究了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主要原则、建设途径、价值目标,总结了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剖析了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的成因,重点揭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研究诚信、责任等应用伦理道德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认识自身责任与自觉履行义务、如何培育社会责任感、如何从事公民道德教育等实践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综合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等多种方法,比较系统地、完整地研究了新时期的道德建设问题。与大多数学者对思想道德问题研究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不同,作者论述了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及其实践应对,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具体到对道德建设的历史梳理,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结合,如何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置于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当中去设计,从而逐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和全社会,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化与拓展新时期道德问题研究,特别是深刻领悟道德的本质,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既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又是摆脱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困境的现实要求,更是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历史使命。
《青岛日报》 2015年2月15日 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