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10
9月8日上午,在第3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青岛农业大学举行了教师宣誓暨从教30周年教师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对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李宝笃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下大气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建设多科性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会上,校长宋希云分别向从教30周年教师颁发了纪念牌。
受访的这8位老师与其他从教30年的老师们一样,一直在青岛农大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一线默默的坚守着……
图书馆 冯希环老师
冯老师80年代参与教育行业,从事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已经有30年了。作为图书的“护工”,冯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服务和便利老师同学是她的工作原则。每天,除了完成监督管理以及图书整理等固定工作以外,冯老师还热心帮助学生图书检索,为学生解答疑惑。
知性温柔的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我觉得喜欢与知识交朋友的孩子很可爱,也希望我的微笑能给他们带来温暖。”
“回望30年的图书管理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在小岗位上的大光荣。退休对于我还比较远,如果真的到了那天,我想自己一定会对这个地方充满不舍。”冯老师说。
园艺学院 李敏老师
从教已经整三十年的李敏老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以及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谈到教学工作,李老师露出会心的笑容,“我喜欢我的工作,这份热爱让我坚守岗位三十年。这不仅仅是一种对教学的兴趣爱好,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使命。”
李敏老师说,自己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学生们都是她的骄傲。1999年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之后考入浙江大学进行硕博连读,目前在山东农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史清华,便是李敏老师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名。
合作社学院 房桂芝老师
房桂芝老师主要从事合作社学院公共课合作经济的教学,30年来,她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合作社学子。
房老师说,这30年见证了青岛农业大学的成长,学校逐渐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越来越国际化、综合化。她认为教书育人是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素质,立德树人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门槛,要坚持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负责。
谈到对年轻老师的期盼时,房老师谦虚的说到,“年轻教师科研水平以及科研素质都很高,我要向他们学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刘春雷老师
刘春雷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农村政治与文化,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的工作。
对于自己从教30年的感受,刘春雷老师自豪的表示,他从教三十年以来,直接教授的学生有一万多名,有不少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更多的还是感恩”,刘老师说,“三十年来,感恩国家、学校给了自己荣誉和较好的生活待遇。同时也感恩学生,学生们走出校门一直还记得我,保持沟通交流。”刘老师觉得与青年学生在一起,接触年轻的血液,心态就永远不老。
刘春雷老师对年轻老师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外国语学院 朴京玉老师
朴京玉老师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已经有三十余年,在教学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没有好坏之分,身为教师,除了教授知识更应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她循循善诱,“每当学生在为日语专业的出路而迷茫时,我都会耐心鼓励他们,国家建设需要外语人才,学好专业也可以帮助你们走出国门,争取更锦绣的前程。”
从教三十年,朴京玉老师时刻为学生着想,即使在毕业后,朴老师依然牵挂他们的生活工作,就是这样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让学生们真诚感激师恩伟大!
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王月福老师
王月福老师从教三十多年,却仍像学生一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家—办公室—试验田;他从事了17年的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却又在成绩卓著时“跨行”做起了花生栽培与育种研究;他连续十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学生们都很喜爱这位良师益友,并亲切称呼他为“小麦伯伯”。
30年来,王月福老师培养的学生遍布在各行各业,在每个行业都兢兢业业,深受好评。用学生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工作上从没给王老师丢过脸”。
对于取得的成就他不愿多说,王老师亲切嘱咐后进的教师,“年轻教师应该重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对于自己的学生,他称“农大毕业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时刻学习的能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贞姬老师
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金贞姬老师始终坚持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秉持对学生认真负责,对教学、科研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光辉形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爱岗敬业”更是她对自己最根本的要求。三十年春风秋雨执教路,金贞姬教授从未有过一次无故迟到或者缺课;作为一名老教师,金贞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她严于律己忠诚教人,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以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做事做人;作为一名母亲一样的教师,她用母亲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坦诚相待也换来了学生们的真心以对,而这也成为金教授为之坚持的动力,她将更加尽职尽责的站在讲台上授业育人。
“我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书育人,当老师已经三十年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却从未消退。”金贞姬老师如是说。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 杨同毅老师
杨同毅老师在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时说道,90年代,在高等教育进入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时期,学校抓住机遇进行调整,通过边缘扩展、学科交叉,完善我们的专业设置,又通过建点带面、学科突破,丰富了专业类型,现在每个学院都建立起了专业集群。“咱们学校就是这样由建设之初的四五个专业,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7个专业,由单一的农科变成了现在的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由单纯的农学院变成了一所多科性大学。”
谈及对年轻教师的勉励,杨老师说,“教师讲课时应把书上的理论消化成自己的一个研究、一个理解,变成自己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年轻教师深入钻研、思考,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门课。”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杨同毅副校长为全校老师送上了这样的祝福:“老师自古至今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此,祝农大各位老师们节日快乐。老师的快乐不仅仅是教师节这一天的快乐,是作为对别人有所帮助的师者带给我们的快乐!愿我们能珍惜、享受这种快乐,并把这种快乐变成我们教书育人的切实行动!”
千言万语道感激,千秋万载颂师恩。今天是中国第32个教师节,请允许我们衷心道一句:“我的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