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3
他是学业上披荆斩棘的“逆袭者”,以第二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奖项30余项;他是实验室里的“常驻者”,多次获得山东省政府奖学金、龙大企业奖学金等。他常说“求知的道路从不平坦,但总有人在探索中不断突破自我”。邹冠杰在食品科学的学习研究之路上,走出了一条闪亮的青春轨迹。
邹冠杰,中共党员,曾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101班学习委员,被评为青岛农业大学最美大学生,被聘任为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校园引才大使”。曾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兼秘书处副秘书长、大学生日常服务中心主任等职务。

学习之路 一路生花
邹冠杰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爱,源于高中时期对化学和生物的浓厚兴趣。“每次看到化学实验视频里的奇妙变化,我就特别兴奋。”他笑着说。在攻克“仿生RS1型抗性淀粉制备”课题时,邹冠杰遇到机械喷珠技术始终达不到粒径标准的问题,他选择用最原始的针管滴珠法进行手工制备——右手拇指抵着胶头匀速下压,每次下压都要精准控制力度,左手持镊子精准定位载玻片,眼睛盯住显微镜目镜,看着滴珠下落,邹冠杰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变慢。“有时候配一锥形瓶试剂要耗上大半天,多滴了半毫升试剂就得全盘重来。”他的实验记录本上详细写着反复修改的参数。后来邹冠杰养成习惯,每次实验失败就揣着数据本往导师孙庆杰教授办公室跑,连走廊里遇见研究生师兄都要拉住请教。这些磕磕绊绊的时光,让邹冠杰对科研有了更真切的体悟,“要是科研总顺风顺水,那才真该着急。科研路上没有白走的弯路,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实验的成功让他“以小食品助力大民生”的信心倍增。
“其实‘食品科学’不仅仅是研究好吃的,更是研究怎样把好吃的做得更营养健康。”邹冠杰笑称聚会时候总会被问及食品添加剂好不好类似的问题,他也很乐于和亲朋好友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他说如果连食品人都不能和大家好好解释这些成分的话,那大家更难对此有正确的认知了。
邹冠杰珍惜每一点闲暇时间学习,他的桌面上永远整齐地摆放着三样物品:专业课本、荧光笔和活页本。遇到理论难点,他就掏出彩色荧光笔在字里行间划重点——蓝色记公式推导,红色标实验数据,绿色写问题。他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每学完一个章节,他都会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把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科研结果不能停留在实验室里。”邹冠杰深知,学习食品科学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实验室里的数据和论文中,更体现在将专业知识带出校园,深入企业、乡村与社区,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推动生产,用所学真正解决现实问题。
在招远市宏利食品公司实习期间,邹冠杰并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学生”,而是深度参与生产全流程。邹冠杰认真负责地开展原材料质量检验,从水果的新鲜度、是否存在病虫害,到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样样细查,确保每一批原料符合标准。加工环节中,邹冠杰借助电子设备精准监控关键参数——温度、时间、配料比例,不仅保障了产品的稳定性,也有效降低了错误率。他还主动参与成品的抽样检测,从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到微生物指标一一评估,再将分析结果反馈到生产线上,为企业优化流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研讲求数据的精确,企业则要平衡生产效率、食品口感与市场需求。”邹冠杰感慨道,“只有走进实践,才能在科学与实用之间找到最优解。”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日益增强,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邹冠杰积极投身于食品安全科普与志愿服务。他曾多次走进村庄小学和社区进行食品安全宣讲等科普活动,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听众,宣讲格外具有挑战性。为此,邹冠杰常常需要调整讲解方式,以贴合不同人群的理解能力。面对小学生时,为了让课堂更有趣,他特意准备了生动直观的教具,例如色彩鲜艳的食品图画、卡通模型,以及自制的动画视频,这些工具将枯燥的食品安全知识拟人化,让“细菌”与“食品”进行有趣的对话。同时,邹冠杰与团队还带去了自制的酸奶、饼干、桃酥等食品,通过互动式体验,让孩子们在品尝中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流程。对于老年群体,邹冠杰则注重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科普,以超市中常见的肉类为例,教居民如何通过颜色、气味和包装标签来区分生鲜肉和冷冻肉,“这类肉色泽偏暗、有结晶,就要警惕是不是反复解冻过。”在讲解食品添加剂时,他干脆拿出几包常见零食,手把手地教大家看配料表:“看到这些名词不要慌,先看它排在第几位,含量才是关键。”无论是面对天真好奇的孩子,还是注重养生的老人,邹冠杰都用细致周到的准备和耐心的讲解,让食品安全的理念在大家的心中生根发芽。“作为青年学子,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担当作为 稳健前行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101班的班长,邹冠杰始终以“担当”二字为行为准则,将责任融入每一次任务执行中。在学院学生会工作期间,面对各类文档邹冠杰使用清晰的标签和目录,确保查阅文档的准确性。他始终协助老师参与线上线下的事务协调,无论是方案推进还是细节落实,他总能以严谨的态度和高效的执行力交出满意答卷。班主任姬娜教授这样评价他:“邹冠杰做事利落周到,既能专注个人发展,又能统筹班级与学院事务,这种双重能力在年轻学生中尤为难得。”这份细致入微的责任感,让他收获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当学院在筹备三十周年院庆时,邹冠杰全程参与策划执行,会议室里总能看到他站在讲台,划分任务节点,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他还特别重视团队沟通,鼓励同学们随时提出想法,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意火花。他提前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应急预案,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并且深入了解每位嘉宾的背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邹冠杰用“实干为先”的准则要求自我,在服务集体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展现着新时代学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始于选择,成于坚持,久于热爱。邹冠杰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探索与拼搏的成长历程,他也将继续深耕于食品行业,找寻自身的热爱。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