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左)与外国运动员在一起
见到沈琳时,她刚刚结束奥运会赛事志愿服务的生涯,又在为残奥会志愿服务准备着。尽管如此忙碌,她还是抽出时间向记者讲述了在奥运村度过的辛苦又美好的日子。
沈琳的工作地点是奥运村二楼的居住区入口。进入奥运村的人员需要佩戴相关证件,而进入二楼以上的人员所佩戴的证件上还要印有R标志,沈琳的任务就是通过检查证件,将没有资格进入居住区的人员拦下来,并对来访客人进行背景审查,为通过审查的人员办理访客卡。工作看似简单,但十分辛苦繁琐。“每天都有几百人需要通过检查,人多时更要仔细谨慎。”
她告诉记者,曾有一个人试图混在拥挤的人群中躲避检查,沈琳将其拦下后检查发现他竟然没有任何证件,原来是一楼检查者的疏忽让他混入了奥运村。后来一楼那位志愿者被解雇了。
“我们的疏忽有可能让不法分子混入奥运村,那样就无法向全国人民交待,所以丝毫不敢马虎。”她认真地说。
被拦下的在听到她的解释后大多会礼貌地离开,当然也有例外。一次一名叫Mark的美国人被拦下后不听任何解释,并且喋喋不休地指责相关制度,沈琳几次试图说服他都被打断了。在沈琳的坚持下,Mark抱怨一个小时无效后只能愤愤离开。“受委屈很正常,但我们不抱怨。”这时沈琳笑了,虽比不上礼仪小姐“八颗牙”的微笑,但她的笑容真诚而澄澈,同样打动人心。
采访结束后沈琳便赶回奥运村了,她匆匆的背影告诉我们,真正的青春之美不是浓妆淡抹、面容姣好,而是胸怀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