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教学区A423传出一阵轻快的音乐。同学们围坐在园艺学院辅导员宋颖芳老师身边,开始了新一期的读书分享活动。
分享伊始,宋颖芳以校园最近盛开的二月红联想到开放在非洲沙漠的依米花,以依米花五年积累,盛开两天的生长规律,告诉同学们,学习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希望同学们深挖洞 广积粮。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在最恰当的时刻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通过数篇古文,她为同学们讲解了文学的性质。引用《登徒子好色赋》中关于描述美人的段落,让同学们感受文学之美。“对于美人的描述,没有非常非常的具体,给人留下了特别大的联想空间,这就是文学。”她讲述了司马相如写《美人赋》的过程,以及他与卓文君的相识经历,点明文学不仅能给人带来非常大的想象,也能无数的联想,也会把自己经历加上去。“我鼓励同学们日常写小随笔,就是你们自己的经历,把他写成文章。什么时候拿出来看就好像又经历一样。”宋颖芳笑着说。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为什么坚持读书的原因,只因文学的另一性质,没有功利性。“我们经常说文学能带给你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文学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对于我来说,如果一天不读文章,比不吃饭还难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到底有什么,同学们还要自己翻来看。”说完这句话,台下同学们的掌声也不由的响起来。宋颖芳通过举出苏轼阅读陶渊明的诗词的例子,表达了文学不仅可以让人心神愉悦,还可以与文学巨匠思想家进行文学的思想交流。
读书会上,许多读书的方式被她一一介绍,有不求甚解的浅尝辄止方式,也有大快朵颐的囫囵吞枣方式,更有与人赏析,反复阅读的阅读方式。“同学们知道我是教授中文的,就想让我推荐书目,其实开书目是一个责任重大的事情,有很多书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在这里和同学们说的是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影响。”宋颖芳也点出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过多的向同学们推荐书目,读书首先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穿插着唐代的一些传奇故事,让同学们体会到阅读,文学的积累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宋颖芳还结合自身经历,推荐了读书的方法,假期的时候建议大家阅读长篇小说,在学校的时候可以阅读短篇小说;阅读古代文学名著最好是猜词猜字的意思,不要一直去翻阅字典,这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台下的同学认真倾听,对于阅读,对于文学又有了新的看法。
“无论古代还是今天,人们的感情是相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去读外国的作品也好,古代的作品也好,都会引起我们的共鸣。”这就是宋颖芳眼中文学的魅力。“其实在我和大家在分享在交流的部分,其实我都比较拘谨的,因为我的读书生涯没有结束,我目前的感知,只是以我现在的年岁,来总结前面的读诗经历,肯定还有很多不足和很多缺陷。我的读书之路,还在继续。”宋颖芳对待人生、文学谦虚的态度,让在场的许多同学十分敬佩。
在分享的最后,同学们就“如何阅读晦涩的书?”“读书之后会做评价或者是写感受?”等问题向老师寻得答案,同时也对于在场的同学给予人生的启迪和阅读的新思路。
在精彩的分享互动中,第五期思享读书会青年教师读书系列活动精彩落幕。从第一期的筹备和开展,到本期加入微博直播,小视频播放等不断创新的形式,思享读书会在每一期活动中不断总结收获和经验,建立相应的微信、QQ群,形成了良好的活动反馈机制,同时也不断追求更加新颖的读书会开展模式,力图打造校园中最具创意和情怀的读书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