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为响应青岛农业大学校团委“青春的脚步,且行且思”的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贯彻落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立足专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按照校党委提出的“深化班团组织建设,增强基层活力”的要求,建工学院团总支以一个全国重点服务团队、一个“调研山东”实践团队为基础,在各团支部中组建3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发动共青团员300多名,奔赴各地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范围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
田间地头,科技支农服务团立足学科优势、依靠专业、依托专家,赴邹城深入农村基层,调查当地农业发展状况,了解作物种植和农业资源整合的知识,通过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农业科技宣讲为广大农民朋友的种植作业提供理论知识,切实做到“支农、惠农、扶农”;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农民在作物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实践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入户走访调查,与村民们进行亲切交谈,听村民们介绍了当地的文化风俗与生活环境,学习习俗知识、传统文化,加深对基层社会的了解。
“调研山东”社会实践团,对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进行农村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二次调研,挖掘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联系相关专家,进行咨询研究,寻求解决问题方案,为当地土地资源整理谏言献策,贡献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心系家乡”社会服务团走进青州市调查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与家乡人民进行深入交流,为服务家乡。进驻寿光市,下乡进村寻访农村文化,研究农村变迁过程,为农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寻求解决途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奉献爱心”系列活动深入西安市临潼区进行支教活动,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队员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困难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为当地贫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走进烟台高瞳敬老院,贴近老年人生活,与老年人进行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老人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赴菏泽明桥县关注留守儿童,通过义务辅导、爱心捐助等活动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为社会奉献爱心。
大学生文化下乡宣传服务团走进基层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知识普及,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精心编排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走访校友”实践团成员走访潍坊市的100位“第一书记”,在与“第一书记”的交流中了解当前基层的实际情况,细心倾听前辈教导,升华思想、砥砺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将来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思想准备。
为更好地营造舆论氛围、扩大活动影响、促进工作交流,建工学院实践团积极与外界媒体进行联系。实践期间,邹城日报、邹城电视台等媒体对实践活动给予了报道,中国青年网、每日经济网、中国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大学生校内网、大学生家园网、山东省教育厅网等网站刊发学院实践活动报道50余篇。各团支部实践分队也积极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论坛、大众微博、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媒体进行宣传,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更为深远。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建工学院广泛动员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让活动引领大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团还积极与基层政府签订社会实践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双方共赢合作机制,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基层发展的双向受益。
传播先进技术,服务农技民生;用热情浇灌青春,用激情放飞梦想。我们坚信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建筑工程学院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