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文化活动

青岛农大17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实践团队完成帮扶任务

时间:2016-09-27 来源:校团委

近日,我校17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实践团队陆续收到来自调研地区的感谢信,感谢实践队员暑期为当地进行帮扶工作辛勤的付出。

2016年暑期团省委、省学联发起大学生“三下乡·千村行动”共青团助力扶贫专项行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组建17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实践团队深入枣庄市山亭区、菏泽市曹县、滨州市阳信县等17个省级贫困村,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帮扶活动。

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林后村,省级贫困村。我校“智慧农业云,多彩童年梦”实践队早在实践一个月之前便与林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李政霖(青岛农业大学2015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全面对接,做了预调研。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对菏泽现有的电商情况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全方位了解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电商专业的同学对网店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回到学校,实践团队加紧对数据进行录入,进一步整理,并将调研报告发送至帮扶地,为当地政府确定电商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枣庄市凫城镇焦山村,省级贫困村。今年暑假,理信学院“信息改变你我,互联共创生活”实践团走进这个小村庄,队员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为村民讲解电脑的基本操作、维修及保养。村民的一个电话,队长张琛和她的队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感叹:“年轻人不在家,无线路由器坏了一个月了,终于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修好了!”

枣庄市山亭区下辛庄村,省级贫困村。我校机电学院“电火花”筑梦服务团在那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一次“奇趣吹球机”课堂上,队长杨康发现了一个十分安静的小女孩,在一次与小女孩的奶奶攀谈之后,才了解到原来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很少与其他孩子出去玩耍,总是喜欢安静独处。队员一直在小女孩身边从旁协助拼接、组装吹球机,积极鼓励她与其他孩子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最后小女孩也敞开了心扉。实践结束之后,队员们定期给小女孩打电话,鼓励她积极地与人交往,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让她开心快乐的成长。

枣庄市山亭区朴山村,省级贫困村。园艺学院“蒲公英”公益服务团的队员们为朴山村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色香味俱全的教学“大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课堂。在同学讲述的与父母之间的感动故事的时候,也让队员们也红了眼眶,看着他们写给父母的信上,文字加拼音的简单而稚气的话语,让队员们心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收到孩子一笔一划写的信,家长们非常感动,一位家长动情地对实践队员说:“平时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和表达,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孩子细腻的心思,体验到了浓浓的亲子之情。”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即墨市,同学们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探究基准地价对城市房地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德州市,同学们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养殖情况,并进行科技推广活动,为农户科普养殖知识……

一天天为深入了解帮扶情况的奔波、一句句与村民谈心的亲切话语、一次次竭尽全力的贴心服务……实践队员们将青岛农业大学的印记留在了一道道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洒满了对扶贫帮助的爱心与温暖。

在实践结束后,他们也没有停止扶贫的工作。中秋节前夕,动物科技学院“微光”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前往城阳区沟岔村空巢老人仇志沼老先生的家中,向老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为老人们送温暖,送祝福。“智慧农业云,多彩童年梦”实践队对调研中选择的9名特别贫困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我校9个校级团属组织将开展爱心助力成长的三年帮扶计划。

“早在社会实践回来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所有的人认真整理调研资料,对于滕州市山亭区进行进一步的扶贫跟进。即使是开了学,我们也和滕州有联系,会和他们了解扶贫工作开展后的情况。”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赴滕州市新农村建设服务团的同学刘丽在采访中说道。

据悉,我校17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实践团队将利用2016年至2018年暑期时间,连续开展三年围绕人才扶贫和公益扶贫,对帮扶地区进行了支教支医、助残助困、科技推广政策宣讲等为主要形式的精准扶贫,服务农民生活,助力农村建设,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做到扶贫行动的持续性,提高帮扶效益。

作者:潘婷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