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团省委开展“千村行动”共青团助力扶贫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青岛农业大学团委集合团属组织的优秀学生和部分研究生共同组建了“智慧农业云,多彩童年梦”社会实践团队,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大学生的智力优势,自7月15日起,在校团委实践部部长王光炬老师的带领下,赴山东菏泽曹县孙老家镇林后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助力扶贫实践活动。
林后村隶属于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为省定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80户,贫困人口248人,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07元,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实践队员们深入农户进行调研分析,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之中,以实际行动助力曹县林后村脱贫,弘扬当代大学生青春助力正能量。
为使实践开展更有时效性与针对性,实践队早在一个月之前便与林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李政霖(我校2015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全面对接,并做了预调研。本次社会实践的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村电商经营调研、农业大棚产业发展调研、共建爱心书屋、“一对一”结对帮扶以及爱心支教。
开展电商调研,助力微商致富
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林后村当地政府积极发展电商业,将本地特色农产品“辣椒酱”和农家特色演出服都推广到了线上。微商经营是林后村村民脱贫致富可采取的途径之一。实践队员对林后村现有的电商情况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全方位了解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电商专业的同学对网店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每晚回到住处,电商小组加紧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进一步的整理,以便于在第二天结合问题来讲解电商知识,帮助村民们完善电商销售模式,发挥智力优势,助力电商致富。实践团的调研报告将为林后村发展淘宝电商提供有力支撑。
走进特色大棚,助力农业经济
“我们这儿由第一书记筹资建设的大棚目前共有百余亩,初步决定大部分用来种植西红柿等经济作物。”林后村包村干部杨培亮带领社会实践团队的研究生们,参观了当地的特色大棚,并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团队中的研究生队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大棚,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运用专业知识对种植产业进行分析,为林后村今后的大棚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拓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在调研中,对部分当地群众亟需解决的农业技术难题,在现场给予解决,助力林后村农业脱贫工作的开展。
共建爱心书屋,墙绘渲染梦想
18日上午,孙老家镇相关领导,教委相关领导,中心小学校领导,青岛农业大学校团委“智慧农业云,多彩童年梦”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全体队员共同参加了“虹林书屋”揭牌仪式。青岛农业大学团委共向孙老家镇中心小学捐赠精美图书600本,用于拓宽山村小学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同时,实践队也将集中采购的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大礼包捐赠给学校,用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如此,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自带颜料,在书屋的墙壁上绘制出了可爱的动漫人物,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一位刚拿到新书的小朋友开心的说道,“太好了,以后有这么多书可以看咯!”爱心传递仍在进行,为教育,为孩子,贡献出青年大学生的一份微薄之力。
帮扶贫困学生,结对共同成长
社会实践队成员在林后村村干部的帮助下,通过深入农户家庭走访等形式来调研当地贫困学生具体情况,向调研中发现的18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大礼包,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对其中9名特别贫困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青岛农业大学9个校级团属组织将开展爱心助力成长的三年帮扶计划。“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孙晴小朋友目光坚定的说道。孙晴的家人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孩子以后一定认真学习,长大后回报这些曾经帮助过的她的每一个人”。
点亮农村课堂,用爱托举希望
从社会实践队到达菏泽曹县孙老家镇林后村起,林后村村委就热闹起来。每天早晨天刚微亮,孩子们便涌向村委门口,等待支教老师们的到来。语数外三门基础课程和手语课,折纸课,泥塑课等趣味性课程由实践队的队员们穿插讲授,在确保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队员们还对林后村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拓展性课程的指导。举行升旗仪式,对学生们进行爱国宣讲。“爱国主义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体现在我们的方方面面……”当实践队代表王贵生站在国旗下宣讲时,一双双纯净赤诚的眼睛充满了向往与憧憬,让人看到了民族光明的未来。“我以后要像你们一样用自己的力量给更多的人希望…”一个小女孩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对大家说道。
青岛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云 多彩童年梦”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了解曹县林后村发展现状和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寻真知,在艰辛中砥砺品格。此次在菏泽曹县孙老家镇林后村的暑假社会实践,将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青岛农业大学团队将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长才干、炼品格,报祖国,在实践中激扬青春志,在奋斗中成就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