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到大三,我有一个一年一落实的目标。大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班级、学院发挥自己的特长;大二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让自己在学校有一定的影响力;大三便要接触社会了,最好是去西部地区支教一次,更好的了解社会。”动漫与传媒学院传播学11级2班的张皓有条有理的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也在一步一步的去实现着。
也正是在自己的计划之内,在大三寒假期间,张皓跟随着三农学会前往了甘肃,展开了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而张皓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注三农,感悟人生》也荣获了青岛农业大学201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
启程,充满期待的圆梦之旅
2014年1月7日,张皓同其他的13名队员组成了青岛农业大学甘肃支教分队,从青岛出发,开启了一段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旅程”。
“我了解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有梦想,却没有人为他们筑梦,没有了解过大山外的世界。他们也许渴望知识,却没有人点拨他们,尽管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能够竭尽全力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唤醒他们对大山外梦想的憧憬。”对于此次支教,张皓表示内心充满了期待,“等到大四一开始实习,我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支教的愿望了,因此这次甘肃支教之行算是我的圆梦之旅。”
颠簸的火车,却并没有减弱他的兴奋与激动。在火车上,张皓仍然不停地幻想着到达甘肃之后要干些什么,并在脑海里一遍一遍的数着,提醒着自己,生怕会落下什么。“去甘肃之前,我准备好了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书,打算带去送给送给山里的孩子们。”张皓表示有太多的东西想要带到甘肃去,送给那里的孩子们,但由于行李不能太多,行李箱只好被一次一次的压缩。
两台用于拍摄的摄像机,两个一米多高的三脚架,以及14名队员的行李,成了队员们最大的难题,从青岛到目的地,期间每一次的转站和换车,都让队员们煞费脑筋。“会有旁人认为我们傻,放着好好的假期不享受,跑到零下15度的大西北找罪受!”张皓对此不以为然,“在火车上,有很多的乘客冲着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我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经过38个小时“火车汽车交替”的颠簸行程,他们终于到达了祖国的中西部地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清水村。
实践,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初到清水村,村民们对这样一群外来的陌生人充满了好奇与防范。“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融入到村子里去,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仅仅7天时间,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好的大量工作,让每一位队员不得不紧张起来。张皓则担任支教工作的记录工作——拍摄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专业出身的张皓很庆幸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在支教中发挥力量。连续七天肩扛摄像机拍摄,对张皓来说虽苦尤甜,“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吁更多的人去帮助山里的孩子。”
“回想这七天,我们真的干过很多的事情,但是最让我感触最深的要属给村子里的老人拍寿星照了。”甘肃天气很冷,早上气温零下十几度,水泼在地上就是冰。但是老乡家里因为有土炕,则相对暖和一些,室内外温差太大,扛着摄像机一进门,镜头就结了一层雾,拍摄起来十分困难。“我了解过,村里的老人们别说是拍张照片了,他们根本都不知道我手里的相机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能够为这些老人拍照,张皓感到很幸福,因为他深深的知道这可能是老人们这辈子第一次拍照,也可能是仅有的一次。
到达甘肃后的第四天,村子里的孩子们才放寒假,而能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尽力教孩子们不易接触的知识,引导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思考,让他们对大学和未来充满向往。“有个小孩看到我手里的相机很是好奇,我把之前在学校拍过的一些照片放给他看,他很惊讶的说‘你们的校园真大真美’。”那一刻,张皓觉得心里酸酸的,只希望所做的一切,能够为这些山里的孩子带去外面的世界。
日子虽然艰辛,但是他们却为这个偏僻的小村子带去了生机与活力,在村子里举办了一场像模像样的文艺汇演。其实清水村过去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村子里的文化站站长“老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我们的参与,村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个春节又变得活跃起来!”
归程,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离开的那天是张皓最不愿意回忆的,却也是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这7天,他们一直住在一个叫晓亮的家里,晓亮妈妈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们。最后一餐前,队友们合唱了歌曲《母亲》,听到歌声的晓亮妈妈却哭了,不停的念叨:“你们都是好样的!没想到大学生这么能吃苦,你们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当我们离开的村庄的时候,村子的小孩子在哭了,甚至村子里的很多老人也留下了泪水。有位阿姨哭着对我们说:“明年你们一定要再来这里。”去火车站的路上,队员们没说话,每个人的眼睛都是湿润的。
“十年后,我们相约还要再回去一次,这是大家的一句承诺!每个人心里都怀着期待,回程的路上也多了一些想念!”张皓对甘肃的不舍也包含在了这句承诺里。
也许有人会想:七天的时间能做什么?对他们来说七天是漫长的,却也是短暂的。他们在七天有限的时间,处理了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未知事物。每天接近凌晨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忍心浪费。七天,他们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为村子里的老人免费拍寿星照,为百姓解答蔬菜种植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农业种植调研,组织了秧歌队,举办了一场别开盛宴的文艺大联欢,让一个小小的山村,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若问七天能收获什么?张皓却说:“七天,我们与甘肃的孩子们从陌生到认识,再到彼此约定。七天,我们与村民也建立了感情,做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七天,我懂得了感悟,明白了纪律,锻炼了意志······”对张皓来说,这七天,足以用一生来回忆。
或许七天的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但这也正是一个新的开始,让张皓在支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