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文化活动

动漫与传媒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获奖者专访

时间:2014-03-29 来源:动漫与传媒学院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也已告一段落,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2011级传播2班史玉乔提交的《实习记者的20天》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荣获青岛农业大学2014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等奖,报告中讲述了她在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的实习经历与感悟。

初识“记者”难题不断

大三上学期结束之际,史玉乔选择寒假去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进行实习。“是时候锻炼锻炼自己了。既然与我的专业有所关联,更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20天的实习,不仅让她过了把真正的记者瘾,也让她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刚去的第一天,内心是比较忐忑的。一想到要将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就觉得心里没底,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她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心理暗示法来减压,“又一想,我就是来学习观摩,积累经验的。所以没什么可害怕,可担心的。犯错才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然后一次一次的改进。”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于2013年3月份开设。开设时间较短、是新闻网站,受众范围相对窄,新闻信息源少。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个难题:没有新闻源就没有新闻可写,网站新闻更新就慢,那受众范围就会进一步缩小,这样就形成了死循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同时让我们多一些自信,办公室的都很耐心的教给我们如何找新闻、采新闻、写新闻。尤其在第一步‘找新闻’上,给我们下足了功夫。”

然而“找新闻”仍然让她们犯了愁。“本以为会每天接到很多电话,但实际上却是我们坐在电脑桌前一遍遍的刷新微博、论坛以及贴吧等各种可能出现爆料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被写成新闻,不能确定事件是不是最近发生的,找到的事件是否已经被别家媒体曝光……一系列的问题都来了。在熟悉找新闻的3天里,她和同去实习的于阳阳一直在讨论着,最后只要是新鲜事都被她们发到了办公室的讨论组。“实习的前几天都不敢往讨论组里发线索,一是怕耽误他们的工作,再就是觉得被毙掉挺不好意思的。后来终于明白,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才要什么都跟他们讲,被毙掉的多了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了。”

新闻点审核通过,找当事人又是一个新难题了。“来自网上的新闻,爆料者用的都是昵称,爆完料就下线。我们只得找当事人给他留言,或者找他的访客、朋友等进行多方面的联系。联系不到当事人使很多时候一条好好的新闻线索就这样跑掉。不免让人有些失落。”新闻跑掉是很经常的事情,可能当事人只是想讲述一个事件,并不想把事情弄大,亦或者担心曝光之后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大家都比较谨慎,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跑掉就跑掉了,新鲜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我们还可以继续找,一定要坚持,不能被打击。”明白了前辈说的道理,史玉乔工作起来才相对于放松一些,不那么紧张了。

采访与写作,实践与课堂不是一回事

喜欢和别人打交道让史玉乔的采访工作变的相对轻松。20天的实习带给了史玉乔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帮一名当事人维权成功后,看到当事人满意的笑容,我也觉得我自己特别满足,很有成就感”。青岛北站开通的时候,她跟着一个学长去参加开通仪式,并且观察第一天的运营情况。“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比较紧张,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一名记者来近距离的接触领导,并且还向他们提问,就跟电视里的一模一样。

”去火车站采访春运,她们找到了宣传部部长进行采访。“当时真的是很紧张,但是通过这一次采访,我学到的就是,采访重要人物,一定要事先把材料准备好,功课做足,然后把自己想问的问题罗列出来,这样在采访的时候才会比较有方向,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

记者是个交际需求很高的职业,在与不同人接触时,经常会涉及到不同的领域,所以记者很有必要在业余生活中为自己的头脑充电,增强知识储备,从而在各种采访中游刃有余,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漫长的过程。

她第一次独立采访是浮山湾海边拾海货的劳作者,这也是她感触最多的一次。“我们网站有一个“追梦人”的专题,采访的都是很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我想到了他们,于是就带着采访工具来到了浮山湾,亲眼看到他们下海,潜海,最后满载而归。”从发现线索到采访再到写稿子,独自经历了整个流程的史玉乔更加体会到了记者的辛苦,却也得到了最迅速的成长。“第一次自己去采访的时候很紧张,不知道该问什么,怕拿捏不好问题的深浅,让受访者反感。好在受访对象都很和气,才让采访过程进行的顺利。”

“实习期最简单的一项工作就是轮流去各个区站放音。”虽然这看似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任务,但是能够真正做到持之以恒的实习人员却为数不多。由于惰性心理作祟的原因,迟放或者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一任务恰恰是对各位实习人员耐力与责任的考验。“在这方面,我自认为自己做的比较优秀。通过了这段时间的锻炼,我更加深刻的领悟了坚持的魅力之所在。”

虽然在学校课堂上已经学过了新闻写作的课程,但真的实践起来,却不是件容易事。“生怕漏掉什么,所以把采访到的东西统统都写进去。想以开头来吸引读者却忽略了导语是简洁的概括。”开始两篇的重点不突出,导语不完整等新闻稿问题的出现让史玉乔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也更加确定了实习是正确的选择。 每天九点左右先向办公室主任报新闻题目,审核通过准备采访材料,采访,写新闻稿件,发给主任,主任再次修改审核,审核完毕后第二天上网站首页。“知道了原来新闻都是这样写出来了之后觉得这个工作还是很辛苦的,读书时期的我们确实是很幸福。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想到要通过这次实习锻炼自己,也就坚持下来了。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之后,我终于也完成了自己的稿子,并且发布在了网站的首页。每每看到自己的新闻被发表,总是有种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史玉乔说,“每位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都或多或少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学到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能够留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呢?从事记者事业的这段日子,让我渐渐养成了职业责任心与职业荣誉感。回头想想,自己的学生生涯为期不多,所以就显的更加弥足珍贵。我知道应该要更懂得生活,懂得做人。珍惜自己每一次实习的机会,我想学到的东西足够让我受益终生。”

记者工作十分锻炼人,它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作为记者还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清本质,从而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新闻注重时效性、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报道准确地发出,既需要与时间赛跑,又要注重工作的程序和严谨,这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而实践就需要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学会‘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社会对每个从业者的要求。

作者:崔继月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