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专业知识和实践认知的有机结合,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创新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机制,以“结合专业、结合课题、服务基层、增长才干”为出发点,组成“润民”赴威海调研支农实践团,由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负责推广中心及基地建设的徐统仁带队,学院分团委书记马伟萍及新进的两位博士鞠立瑜、包乌兰托亚随队考察、调研。队员由两个导师组的三个年级的20名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地点为威海市,覆盖该市所辖的乳山、文登、环翠、荣成。
整个实践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是15-17日,全员参加,主要进行“面上”考察、学习、调研,整体了解当地农民合作社发展状况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第二阶段时间为7月18日-8月2日,为“点上”实践、学习,挑选8名同学实际参与到合作社的具体运行和管理工作中,顶岗实习,全程参与合作社管理各环节。志愿参与实践工作的同学,将分别到环翠区康嘉园粮油专业合作社、乳山市青山果品专业合作社、文登市汇润果品专业合作社和荣成市副食品有限公司四个点开展志愿服务。
在合作社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威海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李刚、孙磊及乳山、文登、荣成供销社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支农实践团一行详细考察、调研了位于乳山市崖子镇的青山果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文登市滨海的威海市南海新区;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西字城村的秀德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基地、文登市汇润果品有限公司及汇通果品专业合作社;位于威海工业园的威鹰玫瑰专业合作社;位于环翠区桥头镇的康嘉园粮油专业合作社、中国农资阳和园合作社及康嘉园生态休闲示范园;位于荣成埠柳镇的学福地瓜专业合作社、荣成市副食品有限公司及圣农花生专业合作社,并详细考察了全国十佳小康村——荣成市西霞口村的村容、港口、艺术馆、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所到之处,合作社理事长、公司负责人、村领导都详细向调研支农实践团一行介绍发展情况,并互动交流,解答老师、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老师、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认可的发展建议及管理方法。目前,第二阶段的志愿服务工作已接近尾声,8位同学的工作及表现得到了威海市供销社及志愿点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在威海的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不怕吃苦、积极探索,表现出优秀的综合能力,展示了我校学子的良好形象。本次实践活动,也加强了合作社学院与威海市供销总社的联系和交流,并达成了长效合作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