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了“交流实践经验,筑就理想未来”社会实践进团课活动。学院邀请到了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蓝色海洋”水产调研队、机电工程学院“小小科学家”公益团及“电火花”公益团三队代表,为同学们讲解学院的特色实践活动,分享实践活动中的精彩和收获、体会与经验。
青春为伴 水产中国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怀揣着青春的热情,海洋学院在今年暑假展开了“蓝色海洋水产调研队”的追梦之旅,团队代表王新元同学通过PPT分别从前期准备、授旗出征、启程追梦三个方面展示了他们团队的风采。水产中国今年以海参为调查对象,在六天的调研,主要走访了海洋基地养殖场、水产药店、海参市场三个重要的参考点,深入市场、企业,在实践中收获专业知识外的财富。在现场的提问环节,当被问道社会实践的魅力时他回答道:一是可以发现自己专业学习的不足之处,二是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三是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与梦为伍 助力科技
“小小科学家,一直在路上”。来自机电工程学院“小小科学家”公益团的王瑜给同学们带来的是不一样的实践活动经历。寻梦、筑梦、圆梦中,如果说水产中国是一个调研实践,那么“小小科学家”科技夏令营就是纯实践活动。活动充分发挥学院优势,注重科技项目创新,目前已经被青海大学和扬州大学成功复制。而讲解后播放的名为“江永才仁的小梦想”的小视频,更是生动表现公益团员们与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感情。他们所收获的孩子们的纯真友谊,让全场同学心生向往。王瑜同学的讲解也让同学们理解了志愿实践活动创新和地域性拓展的重要性。
公益之行 传播“电频”
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电火花”筑梦公益行就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三下乡”等政策的号召,为贫困地区的居民进行安全宣讲,对用电安全进行调研,并且为小朋友们开设科技大讲堂的社会公益活动,真正体现学科特色。张凯同学对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下雨等天气问题也进行了讲述,他们团队在雨天临时加上的涉水触电课程,让同学们感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灵活性和人性化;分工明确的团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是启发了同学们关于团队合作的认识。
此次社会实践进团课形式轻松愉快,引发了同学们对社会实践的深切思考,潜移默化中激发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人文学院社会实践团也在学习交流中汲取各学院优秀经验,不断探索,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