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在逆境中成长、成才的毅力,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首先是戒“娇气”,其次戒“骄傲”,再是戒“懒散”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明国
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向你们表示忠心的祝贺!你们已圆满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即将踏上社会工作岗位,此时此刻也许你们的心情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这里既有早点踏上工作岗位的渴望和冲动,因为我们已经学业有成;同时又有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社会是否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的担心和顾虑。在此受《莱农报》的委托,我结合多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生活的体会以及根据往届毕业生从工作岗位上反馈回的信息,谈点意见和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正确认识社会,尽快适应社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一定要正确看待社会、单位和别人,要有头脑、有思想、有见解、有水平。既不要把社会想象的太美好、太完美、太理想化,也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社会想象的太黑暗;既要防止过分满腔热忱、感情用事,又要防止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一蹶不振,丧失积极上进的信心和勇气。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社会中的事难以预料,如何认识分析社会上的人和事,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准确恰当的方式、方法。
二、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找准事业成功的“立足点”。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大学毕业生要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增强前进的信心,又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克服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倾向,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我们在大学的学习时间很短,获得的知识也非常有限,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应坚持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此外,要充分了解社会及岗位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分析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尽早找准自己事业成功的“立足点”,力争早日取得优异的工作业绩。
三、正确对待挫折,对待生活。刚踏上工作岗位,工作、生活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险阻。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增强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要明确“应知天地宽,无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的道理。要记住:一事不行,不一定事事不行;一事行,不一定事事都行。要有在逆境中成长、成才的毅力,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提高思想认识,尽快完成由学生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变,努力实现三个“突破”。工作单位的人有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修养的层次性,有工作性质、个人背景的差异性等种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毕业到一个单位后,应该有所准备,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方式、方法都有所打算,不可随波逐流。
总结多年来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我认为大学生在刚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是戒“娇气”,实现社会优越感的突破。我们在学校时是象牙塔里的人,在社会人们的眼中是温室的鲜花是吃不得苦的。要在社会单位上尽快被大家接受,并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必须首先克服掉“娇气”,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对我们的看法。
其次戒“骄傲”,实现自我成熟的突破。在校时,我们可能是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许多人头上都有眩目的花环。但是踏进社会,在许多方面我们仍然是学生。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谦虚、谨慎,作到“少说、多干,谦虚、谨慎”,“忘记过去成绩,汲取经验教训,重新塑造自我,一切从零开始”。
再是戒“懒散”,实现自我管理意识上的突破。我经常讲的一句名言“管住自己的人是自由的人,管不住自己的人永远是被别人管理的人”。到工作单位后,首先必须自己把自己管好,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把好自己的舵,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不可随波逐流。必须有自知之明,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追求。办任何事情、做任何工作都要先思而后行,都要有明确的工作目的,讲究工作方法、工作艺术,追求工作实效。
五、加强基础文明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把好社会审视自己的第一扇“窗口”。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从报到,到分配,到接触单位里里外外的人,我认为基础文明水平和社交礼节方面的知识很重要。刚到一个地方,他人对你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不了解,对你的脾气品行都不了解,因此只能通过你的待人接物、应酬交际、说话办事以及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来了解你、评价你。也就是说,你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别人开始很难了解,但是较高的思想水平,文明礼貌、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首先摆在别人的面前,是别人了解自己、社会审视自己的第一扇“窗口”。
最后,衷心祝同学们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后,百折不挠,茁壮成长,无论天涯海角,莱阳农学院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