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梨产业体系砧木育种与种苗生产岗位专家王然教授带领苹果体系加工品种选育岗位团队成员张玉刚教授、柏素花副教授赴法国农科院园艺与种子研究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考察学习,并参加第十四届国际果树育种与遗传学研讨会。
6月中下旬,考察组在法国农科院园艺与种子研究所(翁热大学农学院)翁热-南特研究中心,与欧洲果树育种项目召集人弗兰克•劳伦斯(Franchesike Laurence)副所长及其同事进行学术交流。弗兰克•劳伦斯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欧洲的果树育种项目“FruitBreedomics”实施以来的进展以及运行情况,尤其是在分子育种方面,如针对果实硬度、甜度、脆度、果皮颜色以及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开发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应用情况。
弗兰克•劳伦斯陪同考察组参观了翁热-南特研究中心实验室、大学校园以及法国农科院园艺与种子研究所育种基地。考察期间,还就今后在育种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互派访问学者等具体事项进行了磋商。
考察组访问了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并参加了14 届国际果树育种与遗传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育种主题共设6个专题和42个报告及130多个墙报。青岛农大代表团以墙报形式展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Silviero Sansavini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意大利当地的苹果、梨、桃、樱桃生产园,品尝了新选育的桃和樱桃品种。意大利不同树种栽培模式几乎一致,大多采用矮砧集约化密植栽培,大苗建园,配套采用简便易行的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树形。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和模式是其优质果品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