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外国语学院于文经楼会议室举办主题为“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翻译方向学术带头人张琳副教授主讲。学院院长潘桂荣,副院长王玉环、纪卫宁出席。
张琳以胡塞尔与老子的略同之所见引出讲座的主题,对胡塞尔与老子的著作进行了详细说明。讲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为交互主体性,以老子的“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为例进行说明;二为语言态度,指出“一门科学越进步,原本以直观为导向的概念只是被作为符号和筹码使用,人们不再依赖直观,而是把这些概念当作成熟的、具有本质符号性的方法,因此科学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模样——产出很有价值和实用性命题的工厂,但科学的进步并未丰富我们洞见的宝库;三为悬搁,悬搁包括完全规避针对任何有关之前哲学的学说做判断,以及在此规避范围内实施所有的论证。张琳通过中国哲学进行论证分析,提出自己的核心理念,即逻辑观点与道可道非常道。
讲座结束后,张琳回答了教师们的提问,并与现场教师进行了积极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