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送金钥匙的人
——记市农业局果茶站研究员王修学
日照新闻网 2006-06-02 日照日报
本报通讯员 徐若菲
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先进个人、日照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市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荣誉不足以阐释他在科研、生产战线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葡萄架下、果树园中,埋头科研、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记录着王修学闪亮的人生足迹。
市农业局果茶站研究员王修学,1984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20多年来先后从事农业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由于常年埋头于科学研究,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我市果品生产中存在哪些技术问题,他都了如指掌。1996年,王修学和同事们调研时发现,苹果套纸袋引发的黑点病和红点病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东港区有些果园病果率高达40%—50%。看到农民焦虑的眼神,王修学下决心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他多次请教专家教授,做了大量的防治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技术推广应用后,病果率降到3%以下,为果农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1997年,我市开始引进油桃、草莓、葡萄等水果的温室栽培。为了全面掌握温室油桃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寒冬腊月,王修学埋头油桃大棚四五天,悉心观察、记录油桃的生长特征,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研究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提高我市果品生产的整体效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做好品种结构调整这篇文章,他多次组织果农赴外地考察学习,引进名、优、新水果品种20多个,经他引进的红将军苹果、仓方早生桃、小萼子柿等已发展到近2万亩,莒北的柿子基地、三庄的苹果基地、高兴的桃基地已初具规模。
多年来,经王修学科技帮扶富裕起来的农民数不胜数。他赢得了广大果农的衷心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