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校友风采

进百家门 察百家情 解百家难 暖百家心

时间:2007-04-14 来源:校友风采录

王学文,乳山市崖子镇人,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1984届校友,现担任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书记。
  1980年9月,王学文同志考入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学习。在校期间,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爱护班级荣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多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在校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自入学以来,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由于表现突出,1984年5月被学校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1984年7月,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被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从政乳山

大学毕业后,作为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王学文同志被选派到乳山县马石店乡任团委干事,之后先后在乳山县委老干部局、乳山县委组织部、乳山县委办公室等单位工作。1992年6月,担任乳山县冯家镇党委书记,根据该镇实际情况,规划了具有区域化特色的经济发展目标,形成了运输业、第三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一批特色产业,使冯家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994年7月,担任乳山市地税局局长,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业务特点,注重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995年8月,担任乳山市委办公室主任,围绕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明确提出“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口号,大力倡树“团结协作、奉献进取、求实创新、优质服务”精神,理顺工作程序,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岗位考核,促进了乳山市委办公室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运转。
  经过多个领导岗位的锻炼,王学文同志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996年12月至2002年12月,经组织考察和民主推荐,历任乳山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乳山市委副书记,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务。任职期间,注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担任分管政工工作的乳山市委副书记期间,十分注重工作上的创新,总结和培养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为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出在乳山市镇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以“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记“民情日记”活动,使其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同时,在建立市、镇、村、企四位一体的政务公开体系、推进包村扶贫工作、建设示范服务基地和精神文明示范点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担任乳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围绕加快乳山市经济建设步伐,提出了“工业抓技改,农业抓龙头,招商抓园区,城建抓经营,民营抓扩量”的工作思路,大力提倡“调查研究,狠抓落实,雷厉风行,为民办事”四种作风,促进了政府工作正常、快速、高效运转,实现了乳山市地方财政收入、生产总值等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

从政荣成

2002年12月至2005年11月,王学文同志担任中共荣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荣成市是山东省的经济强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山东省首位。为继续保持荣成市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担任荣成市市长期间,紧紧盯住攀高进位的大目标,大力强化“工业强市”的理念,按照“整合资源优势、培育主导板块、提升产业素质”的思路,全力以赴增投入,凝神聚力抓项目,着力膨胀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零部件、食品深加工三大优势产业,规划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启动了以“三电三路”为代表的一批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使工业在荣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领航地位进一步加强。几年来荣成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在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中,由2002年的21位跃至2005年的14位,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荣成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先进县(市)中的领先地位。

从政威海

2005年11月起,王学文同志担任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书记。到任以来,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逼人的发展形势和各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上,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环翠区地处威海市中心城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实施一大战略,落实三大定位,实现三大目标”的经济工作思路。即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一大战略,认真落实“做活城区,对接两区,突破桥头”三个定位,努力实现“在‘十一五’期间,与全省30强县(市)比,主要经济指标的位次力争每年都能实现前移、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学赶对象、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占有在全省争第一”三大奋斗目标。以此为方向,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破难,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上,狠抓了园区建设、重点项目、骨干企业膨胀,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膨胀促进工业发展的试行意见》,充分调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自主创新、膨胀扩张的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环翠区的工业总量膨胀、技改投入、骨干企业规模扩张都是历年来最好的时期。在“对接两区”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了张村工业园区东拓工程和羊亭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在“做活城区”上,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旅游业,打造了一批新的商贸中心区和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工业园的物流基地,新上了一批大规模、高层次的旅游景区,使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突破桥头”上,针对桥头镇基础薄弱的实际,在资金、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完善了民营项目区的基础配套,拉开了大项目区路网建设,引进了一批新的项目,为突破桥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使王学文同志具备了良好的大局观念、群众观念。他亲民、爱民,关心群众,十分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出发点,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以让农民得实惠为最终的落脚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深入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环翠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自来水、有线电视“村村通”,率先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并将5个镇驻地和61个有条件的村的环境卫生纳入城市化管理。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大力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有效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切实解决好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环翠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5%和72%。进一步健全了经常性社会救助机制,在全区设立了8个阳光救助超市,开展了“金秋助学”和“康复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在环翠区全面实施了领导干部“两联一帮”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一家困难企业,帮扶一户农村贫困户,并带头身体力行,深入村、企和农户家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每年都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2007年又确定了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努力让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工作中,他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处事果断,雷厉风行,经常现场办公,现场调度,解决问题,深受基层和群众好评。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