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宋希云、韩国首尔大学农业生命创业中心主任金正汉一行前往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合作建立生物孵化器事宜,与青岛市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张卫平、高新区科技局局长褚晓明等进行洽谈。
张卫平介绍了青岛市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及规划,并详细说明了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计划。张卫平说,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科技孵化器园区是青岛市高新区的重要工作,园区建成以后,将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加入。他表示,青岛农业大学是青岛市高新区的“近邻”,学校以其突出的农学和生物学优势,一直是青岛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同样需要与农大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合作。
宋希云表示,由于我校与韩国首尔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双方都在农业生物领域的突出成绩,我校将积极促进三方合作,整合资源,共同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生物技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人员就孵化器的运营费用管理、实验室使用、服务项目,以及企业入驻流程、孵化年限等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韩国首尔大学农业生命创业中心目前共吸收37个企业入驻,实现年利润300亿韩币。
我校科技处主要负责人,韩国首尔大学农业生命创业中心支援部长崔镇镕、规划室长崔道洪,以及该创业中心入驻的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
相关信息:
企业孵化器(Businesslncubator或InnovationCente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器一般是依托大学、由政府支持建立的非营利性机构,采取政府通过孵化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初创企业发展的运行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的投融资市场还不够成熟,很多具有成长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的认可,如何帮助他们度过种子期,与风险投资商等社会资源顺利对接是孵化器必须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