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斗的足迹 跨越发展的历程
——外国语学院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回顾
图为欧巡赛志愿者们在会所现场
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始建于1999年12月,2005年7月经学校批准成立外国语学院。多年来,外国语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教研室到系、学院的飞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成绩在全国农林高校名列前茅,曾连续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比全国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高出10个百分点。2008年,我校的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82.4%,比2007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2005年和2006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分别比全国高校高出22和25.4个百分点。英语05级、06级在2007年、2008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分别为83.1%和93.8%,比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分别高出24和32个百分点。英语03级、04级学生在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为74.7%和68.5%,分别比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高出27.4和23.2个百分点。这些都体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水平。
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外国语学院“十五”、“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新上了英语、日语、朝鲜语三个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1个专科专业,拓宽了专业结构,优化了专业布局。学校地处沿海开放城市,日资、韩资企业较为集中,毕业生就业率高,所上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应用能力,学校投入200多万元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新建了5个教学语言实验室。目前,学院拥有10个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总座位达到680个,2个外语短波发射台,1个高水平专业录音室。实验室条件的改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外语电台自编自制节目300多期,面向全校播放,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科研工作得到加强,整体科研水平日益提高
学院研究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学术梯队建设计划,修订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和申报各类课题。近几年来,先后主持省教育厅课题6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课题4项,校级课题52项;完成各类研究课题36项;发表学术论文274篇;出版国家统编教材14部,其中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获中国农业出版社优秀教材奖3项,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先后组织15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有关学术会议,邀请20多名专家来院作学术报告。目前整体科研水平正在迅速提高,学术氛围日益浓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坚持“人才兴院”,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多年来,学院坚持“人才兴院”,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大力支持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注重教师培训提高,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目前专任教师已达108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74人,占教师总数的68.5%,比2004年增加45人,提高了41个百分点。另有博士2人,在读博士4人;教授、副教授18人,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学院多次选派教师出国培训,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先后推荐13名教师赴国外培训、学习。成功举办了两届中青年讲课大赛。近年来,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先后有20多人获得学校六和奖教金、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质量奖等荣誉。4名教师被评为十大教学名师或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
五、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绩显著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先后组织了“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青岛高校日语演讲比赛、朝鲜语演讲比赛和中英文翻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提供了有效平台。2004年在山东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日语专业学生在与驻青高校演讲对抗赛和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在为“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06年青岛国际奥运帆船赛”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受到组委会的好评,并获“2006年青岛国际奥帆赛特殊贡献奖”。2006年、2007年、2008年,朝鲜语专业部分学生先后赴韩国骊州大学学习交流,良好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受到了韩国方面的高度评价。“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良好学风不断得到强化,优秀学生不断涌现。近五年来,有89人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学院相继被评为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先进院系”、“学风建设先进院系”“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被评为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院总支班子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点,把“坚强有力、团结务实、群众信赖”作为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总支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了党总支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了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使班子成员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大胆工作,开拓进取,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2004年、2006年、2007年,外国语学院先后三次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先进集体。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党总支”,并被省委高校工委授予“2003-2005年度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2006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当前学校进入了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阶段,外国语学院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争取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4~5个,建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突出“外语+商贸”的专业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努力成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外国语学院。 (王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