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祝茂凯: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希望广大青年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传统美育资源,是我国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文化沃土与根基,对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担着涵育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职责。为此,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对全校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与能力,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铸魂,扎实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梁永平: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第一站来到了美术学院。他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积极探讨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美术、设计学科与农科的结合,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实现学科差异化特色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农业高校实际,在学生美育教育中突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等内容,努力将科学知识、人文精神融注在学生的学识、品质和行为之中,构建多维立体的美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形成具有农林高校特色的美育教育内容和模式,为培养新型知农爱农人才贡献力量。
园林与林学院院长刘庆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从美育、创新、体育、科学技术等几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全面育人的理念,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听后深受鼓舞和启发。园林与林学院开设的专业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学院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融入美育元素,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水平,陶冶情操,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创造活力。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遵循“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要求,将美育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美为媒,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学院高质量发展。
化学与药学院院长龚良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感受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我感到备受鼓舞和鞭策。作为农业高校中负责基础学科研究的学院,化药学院全体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强化基础学科教育,结合农业高校的农科优势,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突出化学与农业科学及生命科学的交叉渗透,彰显化学学科专业的“农化”特色,紧紧瞄准基础学科研究,开好科技创新的活源头,致力于用“化学理论”服务“三农”,在培养人才,服务“三农”的道路上持续担当作为,大胆探索、不断突破,为学校的发展求实创新,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书馆馆长牟肖光: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赋予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沉甸甸的使命。在第26个“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到来之际,图书馆以“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为主题举办读书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学党史、读经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构筑师生精神家园,用阅读连通过去、关照现在、创造未来;用阅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用阅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在新阶段必须肩负起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肩负起支撑和引领黄河流域下游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使命担当,为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战略使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马伟萍: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我更加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名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政治辅导员,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沈伟: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要重视美育、聚焦创新、关注体育、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书育人的重托,对莘莘学子的期许。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优秀科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认认真真做教育,踏踏实实做研究,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重点科学问题,立足三农,科学上求是创新,技术上服务于民。
体育教学部副主任魏统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我们将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教育的要求,积极构建有青农特色的体育育人体系,营造好蓬勃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努力为国家培养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新时代高素质农科人才。
国际教育学院老师程江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高校教师而言,既要胸怀“国之大者”,教研科研要回应社会关切,为国家发展服务;也要在大格局下扎实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结合最近感动无数人的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辞,我们更坚定地相信,生逢盛世,只要怀有信念、实学实干,终将有所成就。作为文科教师,在各种思潮交锋的当下,我将更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文化自信。
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辅导员黄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高校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勤学、慎行、创新、实干的精神,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坚定信念,引导学生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校研究生会主席、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学专业王泽志: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信念。在学习上,我要锻炼踏实肯干的精神,打好专业学习的底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善于倾听、团结同学,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为同学们办实事;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有充足的体育运动与艺术审美,不断锻炼提升自己健康的体魄和美的灵魂,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东省高校优秀学生干部、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701班宋春霖: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的考察中,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大学四年的时光短暂而充实,现在的我已经毕业在即,却时常感觉入学的景象犹在眼前。四年经历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磨练本领才可以更好地回报祖国,奉献社会。“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我愿深深扎根于中华土地,在“厚德、博学、笃行、致远”校训的感召下,用勤劳与奋斗练就专业本领,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学农、为农,用自己的青春之笔书写奋斗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机电工程学院兼职辅导员、农机化1702班团支部书记张士鑫:“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寄托着他对当代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时代的重任,更应深化思想认识,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汲取精神力量,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年人的色彩与光芒,在学习进步中追求卓越,在开拓进取中奉献人生,用实际行动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新时代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