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我校承担的2024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耐盐碱特色农产品功能成分挖掘、加工增值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启动会在学术会馆会议厅召开。校长赵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孙庆杰出席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范蓓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副所长陈蕾蕾研究员、山东息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集团开发部总监孙云梅、山东滨海创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杨等专家出席,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徐浩主持。
赵金山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科研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表示希望与各相关单位和与会专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掘盐碱地农产品特色价值,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从团队组建、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和目前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项目针对当前我国盐碱地农产品特质性成分及其含量、构效关系不清,高活性、高功能保持产业化精深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集成技术和标准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将建立和集成品质评价标准体和功能提升再造技术,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链与产业集群,通过建立新型的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引领盐碱地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工作开展计划和相关情况汇报后,赵金山、范蓓就项目实施提出总体意见和建议。一是强化技术攻关,依托各单位在耐盐碱作物育种、功能成分提取等领域的前期积累,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共同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聚力攻破功能成分高效提取、高值化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二是推动产业融合,以黄三角农高区为示范基地,整合智能生产管理等先进技术,打造覆盖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示范链条。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高效使用、成果精准落地,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青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