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建设为主线,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奋斗
——周学宝校长在莱阳农学院三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3年12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校行政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03年是我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体师生员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克服了各种困难,经受了“非典”的考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全体师生员工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科学防治,扎实工作,共同赢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按照上级部门和政府的统一部署,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在两校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非典”防控工作。按照中央“积极行动,沉着应付,依靠科学,措施果断,有效预防”的总体要求,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从强化管理、严格预防入手,坚决防止疫情的输入。在“非典型肺炎”防治期间,保卫部门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严守校门,严格控制人员的出入,把疫情扩散的危险挡在校门之外;“非典”防控办公室的同志们日夜值班,保证了政令、信息的上通下达;医务人员冒着风险对疫区归来的师生进行查体和留验观察,维护了师生的利益;后勤部门在人员、物资、场所、车辆等方面给“非典”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学生工作部门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稳定了校内外学生的情绪,提高了学生的防范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既配合了“非典”防治工作,又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各单位和部门都围绕防治“非典”的大局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保证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成效。这次防治“非典”的斗争,检验了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战斗力、凝聚力、意志力,全校上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共同经受了疫情的考验,赢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二)学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办学实力有了新的提高。
经过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今年我校申报硕士点工作实现了预定目标,有8个二级学科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使我校硕士点达到15个,涵盖了农、工、理、管四个学科门类。进行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经过推荐和评议,遴选了47名研究生导师,使我校硕士生导师达到119人。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10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76人。加强了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结合硕士点的建设进行了学科建设的论证和规划工作,各院系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研讨,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方向,确定了学科建设的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对2003-2010年全校学科建设立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确立了重点建设的学科,制定了《2003—2010年研究生学科点立项建设计划》,确定了今后几年拟申报硕士点的学科和2007年拟申报博士点的7个二级学科点,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上规模、上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项重点建设稳步推进,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和旱作技术实验室两个省教育厅“十五”强化建设项目取得新的成绩。调整了院级重点建设方向,将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农药、设施农业确定为新的发展重点。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有望列农业部成果转化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