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13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在青岛农业大学文体馆举办。校领导刘国秋、王伟、马端忠、杨同毅及各学院党政领导分别前往会场,与招聘方及毕业生交流,了解就业形势。来自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辽宁、福建、四川等13个省市的600家用人单位参会,其中,青岛地区用人单位占到与会单位的58%,来自驻青岛及周边各高校的参会毕业生达10000多人。
为营造一个安全、顺畅的活动环境,进一步提高会议活动成效质量,学校对参会单位规模进行了特别控制。本次大会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数16600余个,其中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需求旺盛,传统农科的岗位供求比依然保持在3:1以上,尤其是农学、植保、动医、动科、水产养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兽医、市场营销的岗位供求比超过了5:1,其他多数专业的岗位供求比都大于1:1。参会单位中有诸多知名企业,如正大集团、中粮集团、伊利集团、波尼亚食品、利群集团、百胜餐饮集团、史丹利、巴斯夫(中国)等,为毕业生提供了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和较大的选择空间。截至目前,我校应届毕业生中已有2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招聘会举办期间,学校各学院负责人、专家到会与用人单位进行洽谈交流,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并就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技推广、校企合作等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
2012年,学校就业市场总体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一方面,企业招聘积极性高,来校招聘单位数量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已举办企业校园宣讲活动140余场,为400余家企业发布了招聘信息,已为2013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7400余个,岗位薪酬待遇也较去年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更加明确,对就业形势、地域、行业和工作岗位的选择都更加理性,但在局部就业形势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为不同行业、地域间的供求差异大、部分专业背景与岗位不匹配、部分毕业生自身素质与职位不匹配等。
2013年青岛农业大学共有应届毕业生677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19人,分布于37个专业;本专科生6454人,涵盖了学校农、工、理、经、管、文、艺等学科门类共计77个专业,总人数比2012年增加202人,面临的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确保毕业生就业总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党委副书记刘国秋在招聘会现场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
招聘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