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青岛农业大学召开特色名校建设工作部署会议

时间:2012-11-13 来源:教务处

11月9日、11日,青岛农业大学在学术会馆第一报告厅召开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副校长杨同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同毅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关乎我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这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对青岛农业大学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这是贯彻落实青岛农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行动。

杨同毅指出,我们要认真思考办什么学,怎么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激烈的竞争要求我们坚持走特色发展、异质化发展的办学之路。国家正在积极地促进分类指导、分类办学,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找到未来在社会上的生态位,确定学生的发展生态位。

杨同毅强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4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办学基础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要总结、升华并在更高层次上统筹、综合。二是处理好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专业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软件建设为关键、硬件建设为支撑。以理念为先导,健全方案为保障,抓住学校发展的良机。三是要处理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学生多元化发展、分类培养之间的关系。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创新型人才培养,以专业骨干课程体系为学习主体、增设专业方向,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愿望。四是要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发展。把学院、专业的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整体合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杨同毅要求教务处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做好指导工作。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指标既要有高度,又不能无限拔高。要求各学院要按照工作部署的要求进行贯彻、落实,院长要亲自抓,组织班子研究建设方案,制定任务书。要真研究、真思考、真改革。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的组织论证,保证质量。要求建立建全检查制度和问责制度,明确责任,明确分工,做到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落实。

教务处处长朱连勤对特色名校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点专业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学业考核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优化为重点,全方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朱连勤强调,要以15个重点专业建设为示范和引领,推进全校专业建设的又快又好地发展;以应用型人才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强化教学软件和硬件建设,使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转变。朱连勤还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不能以学科建设取代专业建设,要促进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专业建设目标要与措施对称,措施要到位。要充分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适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要加强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朱连勤同时强调本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制定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要求全校上下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竭尽所能,凝聚智慧,高质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龚良玉主持。教务处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的10个专业及非省财政重点支持的5个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和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

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中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的10个专业分别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园艺、农学、传播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每个重点建设专业省财政拨款200万元、学校配套400万元。非省财政重点支持的5个建设专业分别为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由学校自筹资金建设。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