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青岛农业大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校长李宝笃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学校新阶段的发展思路。
学校党委结合实际,提出了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实现学校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的转变。为此,必须做到“五个着力”,即: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着力提高学科水平,以特色求发展;着力提高科技服务贡献度,以贡献求发展;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以加强管理求发展;着力保持学校稳定,以和谐求发展。
按照“五个着力”的要求,以内涵发展为核心,我们将选择以下发展道路:
一是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科特色不动摇,继续突出重点,遴选我校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冲击国内一流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尽快建设一批国内知名学科和品牌学科。同时,要注重学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通过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发挥重点学科的辐射效应,促进新兴近农、非农学科尽快提高水平,形成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学科群。
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现代大学的发展必须保持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不断地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不竭的发展动力。我校是地方性院校,要主动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支持地方,巩固和发展原有的服务领域和面向,加快融入青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扩大服务领域和辐射面,努力提升学校的地域影响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发挥我校在农学、食品和生物等学科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与青岛市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在联合办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合作,着力解决青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大力培养适应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三是走开放办学的道路。要通过校外专家请进来、校内教师走出去、国内高校特别是青岛高校间的联合,促进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保持学校的办学活力;要利用青岛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适应青岛创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积极扩大学校对外交往的范围,在巩固和深化与以往友好学校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与韩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学术往来,与韩国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实质性合作,形成学校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四是走民主办学的道路。要树立学者治学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管理的作用。健全教师参与管理的相应机构和机制,与教学和学术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交由相应的委员会负责解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切实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形成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风气;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政府领导、企事业领导和校友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担任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五是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道路。现代大学是一个以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为主体,包括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又与上级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和社会形成各种复杂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学校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保障校园平安,关心学生成长,关心职工生活,维护公平正义,认真处理好各种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