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传经送宝解民忧——专家教授科技下乡侧记

时间:2008-04-03 来源:宣传部

 “传经送宝”解民忧
——我校专家教授莱西科技下乡侧记

校报记者 周维维


    又是一年春光好。

4月3日是今年的青岛市送科技下乡活动日,作为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专家顾问团,自从迁入青岛以来,这一天也早已成为我校的重要日子。早7时许,一辆中巴离开学校往莱西方向开去。车上载着20多位专家教授,还有他们随身携带的各种种子、苗木。 

车在莱西市孙受镇的中心大街停下,刚走到我校展区位置,教授专家们就被老乡团团围住了。原来,赶早集的乡亲们,一早就在“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送科技下乡服务团”的大横幅下集结了,就等着专家们的到来了!

不等专家们落座,成堆的问题就一个个抛掷过来: 

“你这草莓是草本的还是木本的?” 

在展位东头的姜卓俊副教授连忙从一摞 “青岛农业大学实用技术”明白纸中抽出一张,递给这位老乡:“草本啊,您说的那木本的,是树莓,还不是草莓来!”

“你这草莓好吃不好吃?” 

“那当然,我们这是最好的草莓了。” 

“甜不甜?”这位老乡甚是认真,已经问完好不好吃了,还是不放心。 

“甜!”姜教授干脆再拿出一页明白纸来,用手指着给老乡看:“您看,这第一种,美国专利品种‘甜草莓’!我们是青岛农业大学的,哪能骗您!” 

展位的最西头,传媒学院赵晓春教授拿出学院的小册子,向咨询的老乡仔细介绍起来。大概在老乡们眼里,“农业传播”的字样比“农作物”、“蔬菜”可新鲜、少见多了,他们也就格外好奇。听到赵教授说“要上网看”,年纪大一些的乡亲遗憾地直摇头,倒是年轻人更感兴趣了,连声问:“可以下载吗?免费的吧?” 

“什么,慢点说,慢点说。”这边,园艺学院马春晖教授嘴里让人家慢点说,自己的声音却着急起来。他正在听一位老伯讲西红柿生病的事,老伯的莱西口音很重,马教授听着略有些费力,旁边的崔德杰教授看他们交流费劲,干脆说:“我来翻译,我可是莱西人!”

原来,老伯去年的柿子长了一种针尖大的黑点,柿子提前一个月就脱落了,损失不小。“我也不认识个行家,不知道问谁去!”他很着急地说。

“长黑点的情况很复杂,真可惜没有实物。”马教授一边遗憾地说,一边在一张明白纸的背面,写下自己的姓名、单位、电话,答应他回去以后马上查资料,打电话给他。老伯随后也留下了住址和电话,“哎呀,我可着急了,你是行家,可是得帮我弄明白了。”听口气,老伯这下放心了。

“好歹算是找到一位专家,以后有事我就给你打电话!”因为围拥的人多,已经扭过身要走的老伯被挤在人群里,抛给他的“行家”这最后一句。

留下电话号码的欢喜,忘记留下的可是着了急。有位小伙子循着“果树”的座签找到了园艺学院张玉刚博士。他的葡萄树得了一种怪病,新梢长到四五十公分就断。还没等解答完,小伙子好象有什么急事,一转眼不见了。张博士在展台前不断地东张西望:“我忘留他联系方式了,我得看着点,说不定过会就来了,再给他说说。”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老乡们终于都问到了该问的、拿到了想拿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也留下了联系方式。这不,这一位位“行家”才开始一一拧开早就摆在桌上的矿泉水,解解渴,歇一歇。 

前来咨询的乡亲们稍微散开了一点,专家们也终于有功夫和老乡们好好谈了。姜卓俊老师喝了点水,问一位扎黄头巾的大婶,“家里种着什么呢,给我说说吧,我听一听,帮您参谋一下走什么致富路好啊!”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