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布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名单。青岛农业大学引进的马渐新博士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并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至此,青岛农大“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增至4人,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
马渐新博士于1993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现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1999年获中国农科院博士学位,现为普渡大学副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渐新博士在普渡大学任助理教授期间,就建立了独立的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豆类,芸苔属和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植物转座子介导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作物翻译和应用基因组学,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基因发掘和生物信息学。在短短的四年间,马渐新博士实验室就首次阐释全基因组水平遗传重组对水稻和大豆转座子DNA积累和丢失的影响及着丝粒效应;首次发现真核生物自主和非自主型反转座子家族同源化的分子机制;通过比较基因组的途径发现,验证和分析首个大豆人工驯化和株型相关基因及其进化历史;完成大豆和油菜等全参考基因组转座子的注释从而确保准确基因鉴定和功能基因组平台构建。他在近1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论文近50篇,总计影响因子达330,他引2500余次,单篇他引达230次,为世界上论文被高频率引用的年轻植物科学家之一。由于成绩突出,他于2011年提前两年破格晋升为普渡大学副教授(终身教授)。
学校引进马渐新博士后,将依托现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和作物栽培与育种泰山学者岗位,整合大豆和花生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优势及普渡大学作物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的专长,组建作物应用基因组学创新团队。该创新团队将以大豆和花生等油料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整合的遗传与基因组学的途径,破解复杂的农艺性状并寻找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和基因网络,为大豆和花生的可持续遗传改良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资源和适于育种的分子标记,从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该团队将充分利用普渡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两校的科研及教学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学校在作物(特别是大豆和花生)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力量,提高该学科的研究和创新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力争将该团队建设成国际与国内同行的主流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