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王志刚校长我校解读河北农大教学改革和实践

时间:2013-08-22 来源:宣传部

8月22日上午,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教授在学术会馆报告厅为青岛农业大学干部教师作了题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就河北农大长期以来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阐释。报告会由李宝笃校长主持,校领导刘国秋、宋希云、刘军国、李欣章、杨同毅共同听取了报告。

报告中,王志刚介绍了河北农业大学110余年的办学历史以及所形成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太行山道路”,从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了河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他指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一所高校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河北农业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王志刚校长重点介绍了河北农业大学探索实施的“31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以及学校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311”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3个支柱、浓缩1个专业内核、强化1个实践环节。3个支柱:一是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构建人才成长的基础知识支柱;二是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等技能类课程教学,构建人才成长的基本技能支柱;三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类、业务素质类、人文素质类、创新和创业类等课程,构建人才成长的综合素质支柱。浓缩1个专业内核:即对专业课进行整合,压缩专业课时,只讲授专业核心内容,把实践性和动手性的内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讲授。此外,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来拓宽专业面。强化1个实践环节:即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保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王志刚指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即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进入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不是以“学科需求”为驱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还基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愿景,明确实现愿景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实践能力;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个实现愿景目标的路径,帮助学生选择最优的学习内容和路径。王志刚校长还分别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的角度阐释了“路线图”实施的重要意义。

李宝笃校长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全校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切实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希望全校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河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切实推进我校人才培养和名校建设工作。

报告会前,李宝笃、杨同毅陪同王志刚参观了学校发展成就展览馆、国家地方联合动漫工程中心、学校中心实验室和海润农大检测中心等,并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作者: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