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红肉苹果新品种“红丹”以200万元转让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郭尚敬出席仪式并代表学校致辞。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晨光,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成欣,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传清,苹果育种团队专家戴洪义教授出席仪式。
郭尚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在新品种培育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绩。郭尚敬强调,学校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全力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围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此次签约,是学校、政府、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又一硕果,是校地校企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让科研创新于产业中、论文写在大地上、技术长到泥土里,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吴晨光对此次签约表示祝贺,并介绍了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青岛农业大学聚焦服务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好苹果装上“中国芯”。他希望共同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林成欣、林传清介绍了长期以来与学校开展合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希望进一步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破解种子卡脖子难题,为苹果产业发展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作出贡献。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苹果育种团队负责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玉刚教授介绍了‘红丹’苹果新品种的育种过程和品种特性,并与林传清代表双方签约。
据了解,“红丹”红肉苹果新品种是苹果育种团队继‘福丽’、‘福九红’和‘福星’之后成功转让的第四个苹果新品种。针对红肉苹果“酸、涩、面”的问题,团队采用了连续多代定向回交技术和多基因聚合育种策略,从2009年开始,利用新疆红肉海棠和‘嘎拉’苹果杂交,选出二代的红肉优系,再继续和高糖品种‘福丽’杂交,选育出第三代的红肉苹果‘红丹’。其单果重为132.1g,果实近圆形,果面深红色;果肉鲜红,硬脆,甜酸适口,汁液多,不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可滴定酸含量0.43%,富含类黄酮和花青苷;‘红丹’苹果同时也适于加工NFC果汁和果酒,是鲜食加工兼用型功能保健果品;果实于10月下旬成熟,在低温条件下果实可贮藏近一年。‘红丹’苹果有很好的早花、早果以及早期丰产性,发枝力强,抗早期落叶病。“红丹”无需拉枝和套袋,适宜省力化、轻简化栽培。
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致力于苹果育种工作已有30余年,是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和泰山学者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及山东省良种工程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锚定打造苹果种业“中国芯”的目标,育成了‘福丽’、‘福九红’、‘福星’、‘红丹’及鲁加系列等23个苹果新品种。团队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苹果育种技术创建与优质特色新品种选育”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