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国防安全意识,提高听辩防空、防灾警报音响信号的能力,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校于11月14日上午进行了防空警报试鸣演练。在警报试鸣前,学工部通过在校园张贴宣传品、在校园网发布通告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旨在让广大师生居安思危,在和平的环境下不要忘记当今世界并不安宁,从而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同时让广大师生熟悉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一旦发生空袭和灾情,能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统一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山东省统一规定了灾情警报信号。预先警报用于可能遭受空袭威胁时鸣响,其顺序是响36秒,停24秒,反复循环3遍,共计3分钟;空袭警报用于将要或已经遭受空袭时鸣响,其顺序是响6秒,停6秒,反复循环15遍,共计3分钟;解除警报用于一轮空袭已经结束且短时间不会遭受下一轮空袭时鸣响,连续长鸣3分钟。灾情警报是在发生洪水、地震、化工厂毒气泄漏等情况时进行疏散而使用的,灾情警报频率为响15秒,停10秒,再响5秒,停10秒,反复循环3遍为一个周期。共鸣放信号三次,每次时间间隔为2分钟,用时10分钟。
据了解,青岛市之所以选择在每年的11月14日试鸣防空警报,是因为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略军在青岛栈桥强行登陆,武装占领青岛,青岛从此沦为“殖民地”。1998年青岛市政府将11月14日定为“警报试鸣日”。以后每年的11月14日,我校都要在城阳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拉响防空警报,一方面是唤起广大师生的国防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广大师生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