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校园招聘专场再为毕业生提供四千余就业岗位

时间:2007-05-27 来源:宣传部

李宝笃校长向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了解情况
 
 
 

    5月27日,由我校和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2007青岛“民营企业招聘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招聘专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0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共带来就业岗位4000余个。校领导李宝笃、刁新华、王伟来到现场,了解供需见面会的有关情况。

求职简历全面“瘦身”


    记者在现场看到,同学们手里带的求职简历普遍属“浓缩型”,许多同学递给招聘单位的简历仅一两张纸,多的也不过三四页纸的篇幅。许多同学表示,大家简历的普遍“瘦身”一方面是全面清楚地介绍自己本就不用多大的篇幅,几页纸足可以说明问题。简历太厚、话太多,反而容易让用人单位“走马观花”,看不到自己的“亮点”。另一方面,太厚、太华丽的简历价格不菲,要多投递几家单位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现场一位姓王的招聘人员表示,他们挺欢迎同学们这种“经济实用”的求职简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他们阅读简历的工作量。他说,简历顾名思义就要“简单”,具体的问题他们要通过面试了解。

试用期“薪理底线”:1000

 
    招聘人员在与求职同学的现场交流中,普遍都提到了同学们在试用期可以接受的工资水平。对此,大学数同学表示,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1000元左右的薪水是他们可以接受的水平。
    现场几位同学说,薪水的起点并不重要,关键是以后的提升空间。再说,还没踏进工作岗位,就要太高的工资也不现实。他们说,许多单位都表示,单位的工资上不封顶,主要看个人的工作表现与业绩。只要有能力,就有前途。

求职同学主动要求从基层做起

   “我希望能从公司的最基层做起”,在招聘现场,一位同学在与招聘人员交流时主动提出。这位同学说,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从生产实践中学习的东西太多。他希望能全面地学习一些工作,而不是仅仅的一小块。
    许多招聘单位表示,对于同学们乐于从基层做起,他们很高兴。尽管,许多基层的工作并不需要大学毕业生去做,但他们必须要有基层的经历,在高一层工作时,考虑问题才更全面,更实际。

企业看重实习经历

    记者在一家名为青岛天普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发现,招聘人员每接待一位同学,都详细了解其实习的情况。对他们的实习单位、实习中从事的工作和实习收获都一一进行询问,对一些在知名企业实习过的同学更是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这家单位的招聘人员表示,他们愿意接收有更多实习经历的同学,主要是有这些经历的同学,能更快进入工作角色。此外,他们认为,经历过单位实习的同学,在学校学习也更有方向性,对知识的掌握应该会更扎实一些。

作者: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