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青岛农业大学妇委会、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学校获批建设的“山东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专题研讨。校党委副书记刘国秋出席并主持会议,学校妇委会有关成员、校妇女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和人文社科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刘国秋在会上简单回顾了我校妇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十年来的发展过程和取得成绩。她说,青岛农业大学妇女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理论研究、社会服务、培训指导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已经成为山东省、青岛市妇女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此次基地获批建设,既是学校妇女理论研究水平获得充分认可的标志,也标志着学校妇女理论研究步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刘国秋对今后一个阶段基地的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基地的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尽快开展研究工作;二是进一步理清学校妇女研究中心和省级基地的关系,发挥最大的资源优势;三是结合人文社科学院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四是注重开发对内对外两种培训,将社会服务和女大学生教育结合起来。
与会人员就基地的结构框架设置、制度建设、理论研究重点、社会服务的方式和范围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尤其是很多专业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工作内容出发,积极寻找本专业与女性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结合点,从不同学科视角,丰富了妇女理论研究的内涵的范围,达成了广泛共识。
我校于2013年12月获批建设“山东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成为山东省妇联、省妇女理论研究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共建的五个省级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之一。今年上半年,校妇委会、妇女研究中心组织有关成员赴首批建设的基地进行了调研学习,同时经过多次研讨,形成了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框架。为进一步科学做好基地的发展规划,更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校妇女会、妇女研究中心又联合召开了此次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