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动漫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青岛农大动漫与传媒学院广告(艺)1301班的李福凯凭借平面设计作品《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在400多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学生组平面设计类一等奖。
作品《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从标志创作到辅助元素延展、元素搭配组合以及最后的打印装订,历时半年之久。简练的文字,精美的配图,以及极具设计感的版面使“多彩青岛,多彩生活”的城市品牌形象的创建蓝图跃然于纸上。
每一个细节都有存在的理由
“设计其实处处体现着细节,体现着设计人员的心意,每一个细节的斟酌与凸显都会使作品更加趋于精美” 在李福凯的作品中,从开始作品主题的选定,到创作作品时主色调的选择以及设计手法、文字布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李福凯的反复斟酌与实验。
在青岛求学两年之久,青岛独特的红瓦房屋群,八大关别致绿化群,以及美丽的沿海风光早就给李福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岛气候宜人,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人定居于此,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在青岛这块土地上演绎,青岛人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正是综合了青岛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李福凯有了“多彩青岛,多彩生活”这一创作主题的灵感。
“确定了作品主题,接下来就是品牌形象设计的核心内容——标识设计。”
李福凯调研了全球各地的地域品牌形象推广标识,。香港的城市标志,杭州的城市形象,澳大利亚的国家旅游形象,哥本哈根的形象设计,墨尔本的城市形象设计,布尔戈斯的城市形象设计等20多个品牌形象设计作品。“这些非常优秀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作品,都以极简的表现方式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比如香港的‘亚洲四小龙’,杭州的画舫与建筑结合的“杭”字。”
吸纳从优秀设计作品中得到的色彩使用范围,层次结构规律等总结经验,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李福凯选择以简练而又夺人眼球三原色为主色,将简单的红、绿、蓝三色恰到好处的以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自然景观相诠释。
在标识展现手法上,李福凯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手绘方式。 “手绘自身具有的独特亲切感,让人对青岛的第一印象可以更加倾向于包容,亲切,而这种亲切感正是一个城市品牌标识不可或缺的。”
细节简练突出向来是平面设计者对作品内容的第一追求,李福凯对此也不例外。在完成设计的第一步标识设计后,对于接下来的延展工作,李福凯运用扁平化设计、简化设计,等设计手法以达到对设计细节恰当的精简。李福凯说:“简化设计并不是对内容的筛减而是对元素的简化,再对精简之后的元素进行意义的赋予,而简化设计也是我整个作品中雕琢最多的一个细节。”
细节的设计更是遵循基本美学和黄金分割等各项美学原则,整体色调与设计主题相呼应,红蓝绿三色为主导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每个微小细节的处理都诠释了整个作品的细腻精致。但是李福凯也坦言:“其实现在的效果我并不是非常满意,虽然这次整个作品很全面,但是其实有很多细节都没处理好。”
每一次修改都是为了更好的结果
新颖的理念与精致的内容固然是创作好的设计作品的基础,但制作过程中的反复修改却是使基础更加结实的有效方法。“对于平面设计者来说,几乎设计的每一步都需要反复的实验与修改,有的需要多次修改,有的只需一次修改便能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最后收尾阶段,李福凯的《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宣传册的打印工作出现了问题。“当时没想到会出问题,当打印出成品以后发现宣传册页面边出现了黑色墨线。”为了整体美观度,黑色的边缘线是坚决不能存在的。对于已经打印出的宣传册,李福凯和工作室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督促下,拿直尺和裁纸刀手工对边缘线进行去除,解决了眼前之急。为了能长久地解决这类问题,李福凯尝试修改打印机设置,调整打印方式,改变尺寸等方式来克服边缘线,经过反复试验问题最终解决。
对于大厅中展示设计作品的摆放方式的决定,李福凯进行了多次的方案策划,也否定了多个摆放方案,怎样可以更加美观,全面,简练而又吸人眼球,成为他在展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始设想的是用宣传板对APP页面进行直观展示,但由于考虑到这种方式展现不够全面,最后修改为用四部手机来进行APP方面的展示的方案。”巧妙采用了“活”的展现页面。
除了作品的修改,在设计作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李福凯自我知识修补。李福凯认为一些设计技巧,并不能从书本中学到,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才是让设计者真正成长起来的必经之路。“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开始,然后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让自己在作品修改的过程中得以反思和成长。个人觉得每一次作品的修改,都是自己知识的修补,自我成长和作品逐步诞生的过程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
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充满未知的艰难。此次获奖的《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设计,李福凯几乎综合了自己学习平面设计以来所有的经验和能力,可谓是他“学设计以来所有知识运用的一个结晶”。
为了更好的取材,李福凯曾早上五点起床背着单反和三脚架去市南和市北拍摄设计作品所需要的照片和视频,也曾跟随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一起跋涉于各个海岛实地取景,也曾熬夜到凌晨制作为设计作品所拍摄的近千张图片以及各类视频”。李福凯给记者展示了共超过20G存储的设计资料,都是李福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获奖,让李福凯更加坚定留在设计行业中的信念,希望有一番作为。作为一名大三在校生,李福凯畅谈未来,坦言希望可以去业界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北京东道设计公司实习,让自己的设计经验更加成熟。
“设计专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期待着可以进入最优秀的设计公司实习。”李福凯也抱着这种期待,抓住机会。在大二下学期加入了杜建伟老师的工作室。进入工作室后李福凯抓住一切可以创作和学习的机会,作品曾在各种校内外比赛中获奖,并做过瑞阳心语心理将康咨询中心导视宣传设计,中达农业的产品设计等多个项目。
在一个个作品设计的磨练下,李福凯对平面设计这项工作也有了专属自己工作心得“做设计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能等不能拖,拖沓会消磨顾客的耐心,你很有可能因此失去一个客户,而且你的能力和信誉也会因此受损。”李福凯说。不能等不能拖的工作标准也伴随着李福凯的设计生活。
对于自己所处的行业,李福凯相信每一次的设计都是在展示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这个行业里,付出的只是一些纸笔,一点油墨,而收获的利益却远远大于投入。人家凭什么给你这么多钱呢?是因为你的心意和创意。”杜老师的话深刻的印在李福凯的心里,也让李福凯在设计《青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这个作品时甘于花时间全身心的融入到青岛这座城市,将心意更多的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让自己希望为青岛打造品牌形象的想法,通过有形的页面和无形的设计感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