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周转房住的都是学校老师和员工,秩序比以前好多了,12点以后出入宿舍楼大门的人几乎没有了。”这是11号宿舍楼安全管理员孙大爷对教职工周转房的亲口描述。
一位刚刚由15号宿舍楼调整到11号宿舍楼的姜老师说:“现在的条件比在15号宿舍楼强多了,有了独立卫生间,上厕所、洗澡、洗衣服比以前方便多了,环境也舒适多了。”
看似简单的评价,可取得这样的效果,其过程却不简单呀!这是后勤管理处利用一个学期对教职工周转房进行集中整治的结果,其过程充满了艰难和曲折,甚至还有房产管理人员的委屈和泪水。
贴吧留言引发的思考
2013年8月23日,名为“莱阳维客love”的百度贴吧用户在“青岛农业大学教工吧”发表了题为“来说说,11号单身教工楼!”的留言。留言重点反映了一些在翰林苑已购买住房的教职工和一些非学校教职员工居住在周转房内。
从网络上捕捉信息是后勤管理处开展后勤服务质量监督长期坚持的有效方式。看到此留言后,后勤管理处引起了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在贴吧上给予正面回复,感谢留言者对周转房管理工作的监督。二是立即部署周转房清查工作。
全面清查,摸清底数
8月底,后勤管理处组织专门人员对11号宿舍楼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清查。因居住人员作息时间不一致,一些房间清查人员多次上门都没见到人。为保证清查的效果和全覆盖性,清查人员牺牲中午、晚上和周末休息的时间上门蹲守,直到掌握到真实情况为止。在清查522房间时,清查人员先后上门6次,最后在夜间11点25分才遇到居住人员。
经过清查,后勤管理处全面掌握了11号宿舍楼138个房间的使用情况。后经核实,确有一些教职工的周转房租赁时间已经到期,个别教职工违规将周转房出租出借与他人,也确有个别校外人员和已在城阳区购买住房的教职工居住在周转房内。同时还有个别人员长期拖欠租赁费。
正是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了11号宿舍楼周转房居住秩序较为混乱,人员较为复杂,作息时间不规律。据管理员孙大爷讲,经常有人在夜间12间至凌晨5点之间出入,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有的是学校老师,有的不是学校老师。要想睡个安稳觉很难呀!
亮明态度,严肃纪律
针对周转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勤管理处从为教职工创造安定有序的居住环境和保证学校房产资源使用效益出发,本着立查立改、立说立行和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态度和原则,制定了关于整顿教职工周转房秩序的工作方案,并向学校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
9月初,学校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腾退租赁到期和全面清理违规出租出借教职工周转房的通知》。《通知》要求存在违规行为的教职工周转房限期到后勤管理处办理退房手续。
“腾退和清理不符合规定的周转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容易呀”,后勤管理处处长李福荣说。
“有上门闹的、有冷言讥讽的、有拒不开门和拒不接听电话的、有托关系讲情的,甚至还有当面辱骂清查人员的,等等……”
虽然委屈,但这些都没能影响后勤管理处为教职工改善居住环境的决心和信心,也没能挡住后勤管理处整顿周转房秩序的步伐。面对一些人员的无理取闹和冷嘲热讽,后勤管理处一方面态度明确,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笑脸相迎、耐心接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直到做通工作为止。
经过后勤管理处近两个月耐心细致的工作,95%的违规出租出借周转房退了回来。但仍有个别周转房的人员让后勤管理处找不到人,或者不管怎样劝说都拒不退回,无奈之下,后勤管理处对此部分周转房贴发了退回通知书并采取了停水断电措施。
真情实感,良性制约
“个别老师的租期虽然到了,可他们确实没有地方住怎么办?”,“一些老师的孩子还不到1岁,不能搬家怎么办?”,“个别老师的新房子正在装修怎么办?”,等等这些,难道真的要这些老师搬出周转房吗?面对这些问题,后勤管理处左右为难了。
“绝不能让老师们无安身之所”。尽管为难,后勤管理处还是把保证刚需即保证老师们的实际住房需求放在了首位,允许这部分老师在周转房再住上一段时间。但这并不表示这些老师们可以长久的居住下去。为区别其他情况的老师,保证周转房的周转性和流转率,后勤管理处发挥经济杠杆的促进作用,以“增租”促“流动”,将此部分老师的租金标准提高到成本价。
这种既体现学校关心关怀,又保证周转房流转率的机制和做法,绝大数老师表示赞同。但也有少数老师看到租金标准提高了,就主动退出了周转房。
统筹规划,公正调配
截止到12月初,后勤管理处共收回11号宿舍楼教职工周转房40余间,取得了周转房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功。
怎样利用好这些房间呢?
后勤管理处首先想到是改善15号宿舍楼内教职工的居住条件。15号宿舍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且和学生同住在一个楼,上厕所、洗澡、洗衣服都不方便,老师们与学生的作息时间也不一致。
看准这个问题后,后勤管理处立即向学校提出了关于将15号宿舍楼教职工统一调整到11号宿舍楼的报告。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于12月17日组织教职工进行了公开摇号和选房。为保证摇号和选房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学校纪委、人事处等部门对摇号和选房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
在申请周转时,一些老师带头节约使用周转房,本来可以1人1间的,自愿申请2人1间或多人1间,表现出较高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感。为鼓励老师们节约用房,后勤管理处将此部分老师划定在了第一批次摇号和选房。
整个周转房摇号、选房和调整工作进展顺利,50余名教职工和外聘人人员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周转房的搬迁。其中无一人提出不满意见。15号宿舍楼教职工周转房全部腾出,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宿舍紧张问题。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现在管理好了,不代表以后就不出问题了,关键是要建章立制,形成在制度的框架下照章办事的长效机制。”李福荣在与后勤干部职工的交流中这样说道。
12月17日,学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周转房管理的通知》。《通知》在《青岛农业大学教职工周转房管理细则》的基础上,从租赁期限、租金标准、分配原则、使用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对周转房租用做出了规范性要求。
《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一些违规出租出借周转房、长久居住周转房、拖欠房租等问题将得到根本性遏制。
以人为本,真情服务
在周转房整顿和调整过程中,后勤管理处始终将“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积极协调保卫处、后勤集团等部门为教职工维修家具、线路和走廊公共照明设施,加固门窗、强化卫生和安全保卫,尽最大努力为教职工改善居住环境。
除此之外,考虑到一些老师夫妻双方两地分居,一些给老师们照看孩子的父母没有地方居住,校园管理中心、印刷厂办公室搬迁,一些员工没有休息的地方等问题,后勤管理处在11号宿舍楼中间大厅安装了一些临时床位,免费为这些人员提供了临时住所。
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教职工周转房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居住秩序和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周转房租赁协议签订工作也基本完成。下一步,后勤管理处还将周转房的相关信息收纳到“青岛农业大学公共用房管理系统”(可登陆后勤管理处网站),切实建立起规范化、数字化的周转房管理档案。
后勤管理处还公开了周转房监督电话,师生员工可拨打0532-86080422对周转房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反映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