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工作, 11月1日,青岛农业大学召开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跨学科教研专项前置研讨会,就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微专业及课程群设置等工作进行研讨。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刘园园主持,学校16个学院的40余名专家、教师参加研讨。
会上,机电工程学院、农学院、草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分别就智能农机装备现代产业学院、遗传育种与作物栽培、草地生态、盐碱地提质增效、空天地一体化盐碱地农业监管平台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展示了近年来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的实验实践教学、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等成果。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动漫与传媒学院分别从本学院学科专业出发,畅谈了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做法、成效和构想,并积极探求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深入合作。
刘园园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从紧盯黄河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强调各学院各专业要打破壁垒、交叉融合、整合资源,探索创建能够高效对接黄河战略需求的微专业和小课程群,构建服务黄河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有效推动相关任务落地落实。
此前,各学院深入挖掘黄河元素,在黄河文化进课堂、进教材,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本次研讨会,以加强跨学科交流,碰撞合作火花,共同探讨跨学科教研项目的选题、研究切入点、可行性等为目的开展。下一步,教务处将启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跨学科教研专项,组织各申报团队从讲好黄河故事、挖掘黄河文化、建设交叉学科课程群、构建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服务黄河战略复合型创新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交出精彩的青农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