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农业大学制作的多部科教片在山东省和青岛市举办的有关优秀科普片评比中获奖。其中由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中心摄制的《镇上有个智能配肥站》和《盐碱地设施蔬菜集雨隔盐栽培》分别获山东科普创作协会优秀科普作品二、三等奖,另有6部科普片在青岛市科协举办的“2015年青岛市科普项目评审”中获优秀奖。
《镇上有个智能配肥站》科普片介绍了我校隋方功教授主持的项目组研制的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在威海市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与自动配肥机结合,实现了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及预计产量的精量配肥、施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民整袋购买肥料不能按照配方施肥的“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盐碱地设施蔬菜集雨隔盐栽培》科普片介绍了我校杨延杰副教授在盐碱地上采用地上式日光温室为载体,通过实施集雨灌溉、隔盐排盐、基质栽培、基质除盐等方法,解决了盐碱地种蔬菜所面临的水肥供应、盐碱危害、环境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使得盐碱地上种出了高档蔬菜。
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是由写作、编辑、翻译、评论、美术、动漫、科教影视等方面热心科普创作的学者、专家、科技管理干部和科技记者自愿组成的全省性、公益性的群众团体。省政府参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理事长表示:党和国家提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这为我们开展科普创作创造了大好环境和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五年我们将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优势和作用,以大科普观的视角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科普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