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青岛日报:大学教师进村当“第一书记”

时间:2018-05-25 来源:青岛日报

青农大先后选派15人前往枣庄、菏泽的贫困村智力扶贫
 

第一书记丛鹏(左)与农民在田间交流。

丛鹏是青岛农业大学派驻到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穆庄村的一名“第一书记”,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来到沙土镇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周末和寒暑假都成了“过去时”。

自2012年起,青农大先后选派三轮15名“第一书记”,分别在枣庄市山亭区、菏泽市牡丹区开展驻村帮扶。他们立足实际、因村施策,送知识、传技术、引项目……趟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扶贫的新路。

    打造高标准生态园

“农业大学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青农大党委书记李宝笃说,农业大学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将学校新成果新技术和农业生产一线的现实需求联系起来,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引进新资源、增添新动力。“对学校来说,则能更好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题立在田野中’。”

2017年3月,丛鹏、杨健、韩成刚三位“第一书记”到菏泽市牡丹区开展帮扶。经过考察,三位“第一书记”大胆决策,决定整合三个村子的土地和资金,实现“1+1+1>3”优势资源共享,在沙土镇房庄村建新型、高标准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青农大充分利用人才、学科优势,帮助和支持“第一书记”实现这一宏伟计划。园艺学院的专家教授们帮着制定了生态园规划方案;食品学院定下了园区走食品深加工产业的路子,制定了“特色食品小镇”的发展思路;学校花生、红薯、玉米、食用菌等多个领域的育种、栽培专家来村作详细指导种什么、怎么种,有的老师直接带着新品种苗子来到村里,仅红薯新品种种苗就有5个品种500余株,此外还有优质玉米品种、食用菌等。

一年时间里,由三位青农大 “第一书记”举全校之力帮扶建设的生态观光园拔地而起,一期已投入实际使用,共整合资金12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0余亩,年前三个扶贫村的贫困户每户分红收益了3万多元。项目还带动5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找到了家庭脱贫致富的根本路子。受益的农民朋友无不感谢大老远跑来的三位“青岛人”。

    扶贫先“造脑”

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西七里河、武王庄、赵山头三个村是不折不扣的“穷窝窝”。2012年到2015年,青岛农业大学先后选派肖传强等9名干部作为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三年中,累计争取各类资金、物资1600余万元,实施村庄道路改造、水利设施修建、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66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惠民活动4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项。同时,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学校和当地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建立了青岛农业大学枣庄综合试验站、合作社党建工作研究促进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试验基地以及7个专家大院、4个试验基地,建立了将学校人才、技术、专业等优势长期引入当地的灵活机制,达到造血式智力扶贫目标。

“造血,首先要造脑。”“第一书记”组织学校农业专家分批次在当地授课,为全区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和合作社人员、技术农民1000余人。此外,他们还灵活发挥大学生科技下乡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200多人次。在学校的支持和帮扶下,当地推广核桃、玉米、小麦、花生等优良品种500多亩。

2015年,刘安庆、马启山、李冰三位第二轮“第一书记”接过接力棒,在山亭区徐庄镇上岭村、宋庄村、米山顶村三个村帮扶。针对村里农作物品种少、盈利单一的情况,刘安庆邀请学校专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开出“发展核桃产业”的“药方”,并由专家帮助筛选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目前,该村已种植优质核桃苗8000棵,育苗20000棵,核桃产业风生水起,辐射带动周边村子的村民纷纷学习。有人种,就得有人卖。马启山组织村民成立电商合作社,建设电商服务站,让村民零成本、零风险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两年时间里,三位第二批“第一书记”共争取帮扶项目资金750多万元,修建蓄水池2座,铺设灌溉管渠6300多米。

不仅要让村子富起来,还要美起来。农大的教授们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完成道路硬化5万多平方米,修建文化广场3处,实施美化绿化1550平方米,新建卫生设施4处,还组织实施了8个自然村的改电工程、3个自然村通水工程,培植和改良优质林果9万多株。

    点燃希望的火种

在科技扶贫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来自教育系统的“第一书记”也始终牢记“治贫先治愚”。

李冰所在的山亭区米山顶村所属小学,因地域、师资待遇等问题制约,无法保证专业师资配备,教育资源匮乏。李冰利用节假日和暑假为当地孩子进行英语启蒙,补习文化课,开展科普宣讲。他还联系学校大学生前往当地,开展“海洋科普夏令营”“暑期快乐课堂”等义务支教。

七年来,通过“第一书记”这条“红线”,农大多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与“第一书记”们驻村的小学建立了联系。大学生们送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课,更送来了“大海的气息”,在山区孩子心里埋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宝贵种子。

去年,在菏泽市牡丹区,丛鹏争取建设资金120余万元,在村南新建小学一座,并争取四名大学毕业生来当教师。韩成刚为村小学操场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建设争取资金28万元,完善了基本运动设施,同时利用小学原有房屋进行装修改造,新建较高标准幼儿园一处,解决了本村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

 

作者: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